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美國太空總署(NASA)上周五公開「新視野」號探測船飛越冥王星時捕捉到的最新照片,當中可以看到冥王星表面有一大片光滑的「冰原」,與天文學家原先估計的地形有很大差異。
處「湯博區」中間偏左
冰原位於冥王星的冰山山脈北方,即在被命名為「湯博區」(Tombaugh Regio)的心型地帶中間偏左位置。湯博區是以1930年發現冥王星的美國天文學家湯博(Clyde Tombaugh)命名。這個區域有縱橫交錯的淺槽,類似地球上凍泥裂開的情况。
雖然天文學家形容冥王星所處的柯伊柏帶(Kuiper Belt)有大量小型隕石和碎片,儼如一個「太空垃圾射擊場」,但「新視野」號回傳照片顯示,此區沒發現明顯的隕石坑,令天文學家嘖嘖稱奇。
NASA表示,冥王星這片冰原歷史不足1億年,該區沒有隕石坑,很可能是因為那區不斷受到冥王星的活躍地質活動影響。不過,其形成過程暫難以確定,初步有兩個解釋。其一是它由表面物質蒸發、導致收縮形成,亦可能是冥王星中心的熱力令表面凍結的一氧化碳、甲烷和氮氣形態改變。
處「湯博區」中間偏左
冰原位於冥王星的冰山山脈北方,即在被命名為「湯博區」(Tombaugh Regio)的心型地帶中間偏左位置。湯博區是以1930年發現冥王星的美國天文學家湯博(Clyde Tombaugh)命名。這個區域有縱橫交錯的淺槽,類似地球上凍泥裂開的情况。
雖然天文學家形容冥王星所處的柯伊柏帶(Kuiper Belt)有大量小型隕石和碎片,儼如一個「太空垃圾射擊場」,但「新視野」號回傳照片顯示,此區沒發現明顯的隕石坑,令天文學家嘖嘖稱奇。
NASA表示,冥王星這片冰原歷史不足1億年,該區沒有隕石坑,很可能是因為那區不斷受到冥王星的活躍地質活動影響。不過,其形成過程暫難以確定,初步有兩個解釋。其一是它由表面物質蒸發、導致收縮形成,亦可能是冥王星中心的熱力令表面凍結的一氧化碳、甲烷和氮氣形態改變。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