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特首梁振英聯同林鄭司長及一眾官員,高調宣布成立由法官牽頭的獨立委員會,調查食水含鉛的真正肇因。繼水務署的專家小組、房委會的10人小組後,這已經是一星期內成立的第3個調查組織,與鉛水發現之初,政府官員那種閒散敷衍,甚至企圖掩飾的態度,為何會有180度大轉變?實在耐人尋味。
鉛水醜聞愈演愈烈,已經變成梁振英政府的管治危機。官員起初慢三拍,錯過了止血的最佳時機。公開水喉匠的名字,但以「記性差,驚講錯」為理由,企圖掩飾「中字頭」總承建商的身分。啟晴邨預裝喉管的預製組件,究竟比例為何?信息混亂,口徑不一,欲蓋彌彰。衛生署醫生「拉勻一世」的說法,更給人涼薄的感覺。政治從來就是觀感,觀感就是真實,從政的普通常識,為何政府官員,甚至是政治問責官員,會屢犯這種低級錯誤?
調查委員會是港英管治的拿手好戲,凡有重大爭議重大危機就會出場,有明確法例賦予法庭一樣的龐大權力,由法官牽頭,有不可質疑的權威和公信力,是釋除公眾疑慮的最佳辦法。在人心惶惶、群情洶湧的當下,梁振英政府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既可徹底查明含鉛毒水的真相,又可用來買時間,更可紓緩當下的政治危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在水務署和房委會兩個調查組成立不久,第一次會議剛開,特區政府又急不及待宣布成立獨立委員會,梁振英城府太深,政治操作的痕迹太露,給人一種相當突兀的感覺。
倉卒設調查委會 在趕忙什麼?
港英時期,即使是董建華和曾蔭權年代,獨立調查委員會是應付危機的最後殺着,經過深思熟慮才會對外公布。梁振英這個含鉛毒水的調查委員會,職權範圍空洞,委員人選欠奉,最離譜的是連誰當主席的法官名字都沒有,可見決定之倉卒程度,梁振英究竟在趕忙些什麼呢?
含鉛毒水引起全民恐慌,建制派為了追落後,抱嬰兒控訴,圍堵官員官車,表現得比泛民還要激進。立法會泛民議員醞釀提出以特權法查毒水,以今天的民情,建制派只能附和,無法反對。立法會特權法無邊無際,為了爭取民意,在調查過程中,無論是泛民還是建制,只能是沒有最激,只有更激,例如傳召「中字頭」國企龍頭到立法會作供,隨時泄漏國家機密,令阿爺尷尬。
由梁振英委任的調查委員會,雖稱獨立,更以法官為首,但職權已定,調查在可控範圍之內,不會太過火,更重要的,是可把立法會特權法調查的建議,大條道理的壓下去,建制議員振振有詞,既然有獨立調查委員會,立法會還查什麼?難道泛民連法官的公信力獨立性也信不過嗎?梁振英倉卒宣布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與其說是為建制派助拳,不如說大大減輕特區政府將面臨的壓力和尷尬。
含鉛毒水事件建制派政治操作,當然不止梁振英突然宣布的獨立調查委員會,等而下之的更是數不勝數。民主黨黃碧雲揭發含鉛毒水,全城轟動,人氣急升,建制派追落後扮激進,要向選民交代,各有各做,無可厚非。但建制議員卻捨正路而弗由,在左報官媒配合下,三番四次攻擊泛民議員,咬着不放,抹黑泛民「早知食水含鉛,延遲公布,企圖配區議會選舉」。最不堪的,連高薪厚祿的新聞統籌專員「白宮發言人」也在面書開火抹黑。這種莫須有罪名固然令人啼笑皆非,用相同邏輯,建制議員也在早前收到舉報,為何按下不去追查,是否因為利益衝突,企圖掩飾真相?
為居民健康福祉的正事放下不做,用下三濫手段攻擊對手的政治操作,隨時會被民意反噬,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愚蠢行為。
(samngx123@gmail.com)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