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有定期收看本欄或有收聽筆者在電台節目的朋友應留意到,在大跌前,筆者不看好A股。在7月初大跌後,筆者變身成大好友,昨日恒指和上證收報25536點及4017點,對了一半,但還未到戲肉,港股及A股經過上星期的整固,情况更為明朗。
「超跌」可遠超預期
恒指在月初暴跌後,上星期是多個星期以來首次上升。恒指升513點或2.1%,周線圖完成一次完美風暴。從5月底算起,除了6月中的一星期微升20點外,整體是周線7連跌的形態。7月初的股災,恒指一周跌1162點或4.5%,周波幅高達3425點,絕對是殺傷無數。
筆者喜歡用周移動平均線作其中的重要指標,在大跌前,我想60周移動平均線(24700點)會有強大支持,但原來看高了一條線,往下的120周移動平均線(23575點)才見支持。但真正底部(22836點)也距離23575點有739點之多(3.1%),這種Overshooting(超跌)又給了我們上了寶貴的一課,要經常把Overshooting的可能性作考慮因素。
筆者多年前有幸為一名億萬富豪效力,他絕對是最勤力而聰明的第三代,更重要是人品隨和高尚,我是十分敬重和欣賞他,但女士們不要奢望,因為他已是名草有主。
心理受創 需時復元
有一次,他和我分享一個道理,他指出,若有人本來輕鬆逛街,突然被數名彪形大漢襲擊,身受重傷,復元後,再逛街也會心有餘悸。這個故事很貼切地形容現在A股散戶和港股股民的心理狀况。經過6和7月的股災,很多投資者身受重傷,別說心理上不願入市。實際上,大部分資金仍被套住,看到廉宜貨也沒有銀彈買入,很自然地不看好股市,其實是主觀願望而已。
港股已有一段時間沒跟外圍股市走了,關連度繼續下降,每次和友人談及港股走勢,大家深有同感認為港股太沒性格,不是受A股拖累,便是外圍使其大跌,沒有什麼好的時候。其實這是人性直覺,我們多數放大了不好時的痛苦,而忘記了好時的快樂。只有時常保持樂觀,才能作客觀及有質量的分析。
股災已過去,未來怎部署才是最重要。我現時的觀點是,A股很大機會震盪向上。以4至6星期計,上證可回到4400至4500點水平,所以認為A股ETF及內地保險及券商股可買。受A股提振,恒指將會上試26600至26800點。若我的研究及想法是對的,指數到了上述位置,我應會大幅度減倉鎖定利潤。除了A股Proxy外,我看好基建及行業景氣的航空板塊。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本人及本人公司客戶有持有上述提及股份,以上內容僅代表筆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公司立場。此文章不應被視為亦不構成對任何人的要約或公開發售、也不構成對任何人發出認購任何基金股份的邀請。本公司,成員公司、其聯屬人及其董事、高級職員及僱員可不時就本文章所涉及的任何證券持倉。
陳德豪
安德思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
「超跌」可遠超預期
恒指在月初暴跌後,上星期是多個星期以來首次上升。恒指升513點或2.1%,周線圖完成一次完美風暴。從5月底算起,除了6月中的一星期微升20點外,整體是周線7連跌的形態。7月初的股災,恒指一周跌1162點或4.5%,周波幅高達3425點,絕對是殺傷無數。
筆者喜歡用周移動平均線作其中的重要指標,在大跌前,我想60周移動平均線(24700點)會有強大支持,但原來看高了一條線,往下的120周移動平均線(23575點)才見支持。但真正底部(22836點)也距離23575點有739點之多(3.1%),這種Overshooting(超跌)又給了我們上了寶貴的一課,要經常把Overshooting的可能性作考慮因素。
筆者多年前有幸為一名億萬富豪效力,他絕對是最勤力而聰明的第三代,更重要是人品隨和高尚,我是十分敬重和欣賞他,但女士們不要奢望,因為他已是名草有主。
心理受創 需時復元
有一次,他和我分享一個道理,他指出,若有人本來輕鬆逛街,突然被數名彪形大漢襲擊,身受重傷,復元後,再逛街也會心有餘悸。這個故事很貼切地形容現在A股散戶和港股股民的心理狀况。經過6和7月的股災,很多投資者身受重傷,別說心理上不願入市。實際上,大部分資金仍被套住,看到廉宜貨也沒有銀彈買入,很自然地不看好股市,其實是主觀願望而已。
港股已有一段時間沒跟外圍股市走了,關連度繼續下降,每次和友人談及港股走勢,大家深有同感認為港股太沒性格,不是受A股拖累,便是外圍使其大跌,沒有什麼好的時候。其實這是人性直覺,我們多數放大了不好時的痛苦,而忘記了好時的快樂。只有時常保持樂觀,才能作客觀及有質量的分析。
股災已過去,未來怎部署才是最重要。我現時的觀點是,A股很大機會震盪向上。以4至6星期計,上證可回到4400至4500點水平,所以認為A股ETF及內地保險及券商股可買。受A股提振,恒指將會上試26600至26800點。若我的研究及想法是對的,指數到了上述位置,我應會大幅度減倉鎖定利潤。除了A股Proxy外,我看好基建及行業景氣的航空板塊。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本人及本人公司客戶有持有上述提及股份,以上內容僅代表筆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公司立場。此文章不應被視為亦不構成對任何人的要約或公開發售、也不構成對任何人發出認購任何基金股份的邀請。本公司,成員公司、其聯屬人及其董事、高級職員及僱員可不時就本文章所涉及的任何證券持倉。
陳德豪
安德思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