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細價樓賣家 透支買家利潤長青網文章

2015年07月2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7月23日 06:35
2015年07月23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近日二手細價樓屢創新高,成交量則慘不忍賭,在剛過去的周六日,十大屋苑只得7宗成交,物業代理領導說市民還未恢復信心,我覺得並不是。我反而認為,打算賣樓的市民信心太強,非創新高價就不會賣樓,其實,成交量就是將真相告訢出來,成交量偏低的二手樓價,代表樓價不正常,如果樓價不下調至成交量回復正常,賣家唯有要等待一段非常長的時間,才可以賣走他們手上的物業,因為他們現在所要的樓價,是未來的市價。


成交偏低 新高價非真正市價

以往地產商賣樓,都是逐少逐少賣,一個樓盤可以賣上好幾年,由於每一次賣樓都少於樓盤單位總數的十分之一,一般來說,每一次都能夠做出一個好成績,但嚴格來說,那些並不是真正市價,因為如果將樓盤大部分單位同時推出市場,一定不會全數售出。


所以,當時新樓的樓價並不是市價,買樓的人其實多付了很多,或者,他們是用未來樓價買現樓,亦因此有一些當時買了那些新樓盤的人,在入伙後幾年將物業賣走的時候仍然要蝕讓,這就是一個證明。現在買新樓就沒有這個現象,不少新樓盤在開售時都能夠一Q清袋,在如此龐大的成交量支持下,現在新樓盤售價就是市價,甚至低於市價。


新樓多一Q清袋 證屬市價

過往新樓盤的情况現在出現在二手細價樓巿場,不少業主期待創新高價,否則不買,造成成交量非常之少,不過,有成交即是有人用創新高價買樓,雖然數量不多,但依然可以令到中原指數上升。不過,那些創新高價並不是正常樓價,或者可以說是幾年之後的樓價。那些現在用創新高價買樓的人,幾年後千祈唔好自怨自艾,話買入的物業不升值,其實,他買的物業一樣有升值,但早已被那個賣樓給他的人賺取了那些利潤。情况好似幾年前買新樓的人一樣。人們常說,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又好似唔係,現在用創新高價買樓的人早已忘記前事。


link.mingpao.com/25522.htm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湯文亮 敢說亮話]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