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石琪說戲﹕最佳腦友 阿樂阿愁長青網文章

2015年07月2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7月26日 06:35
2015年07月26日 06:35
新聞類別
娛樂
詳情#

【明報專訊】卡通動畫通常瘋狂反斗,飛天遁地,或是趣致可愛的浪漫童話,以小孩為主的觀眾不必動腦。其實動漫創作者必須大花心思動腦(人腦加電腦),而且市場早已不限於兒童,逐漸多了頭腦不簡單的動畫作品。


《玩轉腦朋友》意念甚好

彼思新動畫《玩轉腦朋友》(Inside Out)就是玩腦之作,跟白雪公主桹角l及奇兵甎デ~等常規童話不同,最初有人擔心兒童看不明白,結果證明叫好叫座,全球收入現已接近五億美元。


話說一個女孩隨家人移居另一城市,在新環境情緒不安寧。此片主力編導彼德鐸特(Peter Docter)別出心裁,把女孩腦中五種情緒刻劃為五個角色:歡樂的阿樂、憂愁的阿愁、暴躁的阿燥、憤世嫉俗的阿憎、大驚小怪的阿驚,時時在波子遊戲機似的大腦內鬥氣鬥法。每種情緒各有記憶體,又各有一島。


阿樂最正面,不斷調和補救愁、燥、憎、驚引起的苦惱,但常被多愁善感的阿愁破壞。阿樂和阿愁就成為兩大對手,奇妙的是全片以垂頭喪氣可憐兮兮的阿愁最有趣,終於還和阿樂結成最佳拍檔,解決了驚險重重的危機。


純以娛樂性來說,我覺得《玩轉腦朋友》未夠好玩過癮,勝在意念甚好。其實不是真正玩腦,而是玩心理,把情緒問題動畫化,很適合抑鬱症、狂躁症、精神分裂症盛行的今時今日。大家知道,每人心中腦內都有幾個不同的「我」存在,港片《神探》的主角竟會分化出有男有女古靈精怪的「成隊人」,構思很妙,只是沒有逐個描寫。西片《潛行凶間》玩腦玩得非常複雜奇幻,還有其他換腦、移腦的科幻片,相信今後玩轉腦海孆葅F的影片將會愈來愈變化多端。事實上心腦至今仍是神秘迷宮,整個人體就是神奇機器,應該不斷深入探索。


我只給《玩轉腦朋友》三星,其實這題材值得更高分數,只是今次集中於阿樂和阿愁,其他情緒角色尚未發揮。例如阿驚便毫不突出,實際上疑神疑鬼、誠惶誠恐是人們普遍心理,因此恐怖片、災難片令人又怕又想看,生意滔滔。


《兒凶第三回》不離公式

美國鬼片《兒凶第三回》(Insidious 3)正是迎合阿驚心理之作,一味嚇人,不敢恭維,但必須承認嚇得有效,尤其適合怕嚇但愛受嚇的女生觀眾。頭兩集都由《恐懼鬥室》華人導演溫子仁拍攝,小成本大賣座,然後溫子仁導演了大片《狂野時速7》,這一部只任監製,交由《兒凶》編劇里溫奈(Leigh Whannell)自編自導,繼續刀仔踞大樹。


第三回是這系列的前傳,拍攝一個美少女(史提芬妮史葛)哀求靈媒老婦,為她的亡母招魂,哪知招來陰界厲鬼,對美少女窮追死纏。劇情不必多談,很簡單很公式,但炮製出好幾場驚心動魄的戲。美少女表現不錯,更關鍵是蓮犀(Lin Shayne)飾演的老靈婆,還有妙趣的冒牌捉鬼「孖寶」,最後組成「靈異調查隊」做生意。這三人組在《兒凶》頭兩集都大派用場。「孖寶」中有一個高大崩頭,另一個文弱小子就由編導里溫奈親自扮演。


《巴黎假期》成績中等

港片《巴黎假期》是阮世生編導的愛情喜劇,明星不少,古天樂和台灣女星郭采潔主演。男女主角同為失戀傷心人,在巴黎發生同屋共住的奇遇,照例由冤家變成心上人,但因新情舊戀交錯,以及男主角扮「基」引起誤會,惹來一些波折。故事難免找戲來做,並無驚喜,花都景物也被無數電影拍過了。幸而阮世生搞戲很熟練,演員各有姿采,不會單調沉悶,成績中等。


片中古天樂與幾個女子有緣,除了郭采潔,還有舊同事兼舊情人趙雨晴,和電單車奇女子文詠珊,都演得不錯。文詠珊雖然少戲寡言,反而相當突出。還有方中信、胡靜、陳友、徐正曦等助陣,總算各有型格。


《流離所愛》不落俗套

古天樂在《巴黎假期》是假「基」,美國冷門文藝片《流離所愛》(Love is Strange)是正牌基佬片。描述紐約兩個同性老漢同居四十年後正式結婚,但因而失業賣樓,要分頭在親友家暫時寄居。此片好處,是顯出紐約居住問題跟香港同樣煩惱多多,親友也是相見好,同住難,帶來不少尷尬和爭吵。瑪莉莎湯美飾演其中一老漢的侄婦,左右為難,演得特別好。這是小本小品,不落俗套,但比較單薄。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