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日經買金融時報 拓數碼市場 盼彌補市場萎縮 斥資百億豪賭長青網文章

2015年07月2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7月26日 06:35
2015年07月26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日本經濟新聞社以1600億日圓(約100億港元)天價收購英國百年老牌大報《金融時報》(FT),震動英國及日本。日經近年積極開拓數碼市場,日經新聞社會長喜多恒雄表明,收購《金融時報》有助日經邁向全球化及加強數碼化。事實上,面對日本人口老化及市場萎縮,日經等日本傳媒機構近年在危機感籠罩下不斷探索生存之道。然而,日經今次旨在提升全球競爭優勢的賭注能否成功,卻是未知之數。


明報記者

喜多恒雄上周五(24日)在記者會首開腔解釋收購FT原因。《朝日新聞》稱,喜多恒雄在記者會上反複提及「數碼」及「全球」兩個詞語,顯示兩者就是收購的理由。喜多說﹕「為了增長,不得不以數碼及全球為中心,而FT是最佳伙伴。」


日最早推收費網 訂戶43萬

喜多自2008年起領導日經,廣被視為日經近數十年來最強勢的領袖。他1971年大學畢業後加入日經,分別在東京及紐約任高級編輯多年。喜多稱自己25年來每天都看FT,多年前已透露想收購FT。


日經旗艦報章《日本經濟新聞》是日本第一大財經報章,每日銷量277萬份,雖然遠遜《讀賣》的956萬份及《朝日》的743萬份,但由於該報讀者多為企業高層,廣告商仍要靠該報接觸精英。在喜多領導下,日經是日本最早推出收費數碼平台的傳媒,2010年推出至今,訂閱人數達43萬人,算相當成功。


《朝日》稱,日經放眼國際市場背後一大原因,是日本市場因人口老化萎縮。根據日本新聞協會,去年下半年度國內報章發行數量為3970萬份,跟傳媒相繼陷困境的歐美相比雖然可觀,但發行量13年間銳減了15%,為報章敲響警號。其中,《日經》的銷量10年間就下跌了9%。除人口老化外,年輕一代已依靠手機和電腦看新聞,亦促使日本報社探索求存之道。


人口老化 發行量10年跌9%

FT是首批開始收費並取得成功的傳媒之一,現時數碼訂戶已佔讀者人數七成。日經社長岡田直敏在記者會上稱,收購後可借鏡FT在顧客管理及營銷經驗。FT高層歡迎這宗交易,FT集團總裁稱收購後會招募更多人,並物色新總部以配合數碼業務。FT較早時引述該報匿名高層抱怨,培生拒增投資,令FT在數碼世界被對手趕過。除FT,培生昨又表示,正商討出售經濟學人集團的五成股權。經濟學人集團是《經濟學人》的出版商。


培生擬賣經濟學人五成股權

但日經今次提出的收購價普遍被視為過高。截至去年底,日經有1030億日圓現金,負債亦很少。日經去年收益雖然有3010億日圓,但盈利僅100億日圓。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