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2015年6月30日那天,香港大學的校務委員會作了一個令公眾嘩然的決定,拖延了半年的副校長(人事)的任命被再度擱置,不成理由的理由是,要等待尚在尋覓的首席副校長給意見。這個決定背後,是連串的權謀鬥爭,粉碎了港大的循規管治。
校委會原本以等待捐款風波最後報告為理由,遲遲不肯處理副校長(人事)一職的任命,到了最後報告出台,這個拖延的理由消失了,由馬斐森校長和錢大康首席副校長(即將出任浸大校長)領導的物色委員會,向校委會提出任命建議,希望在6月底的會議上落實任命填補空缺,這建議令親建制的校委陷入兩難境地。
親建制校委不願投票支持建議,因為物色委員會推薦的是法律學院前院長陳文敏,中聯辦和特區政府好些高層人士對港大法律學院恨之入骨,認為陳文敏包庇戴耀廷策動佔領中環運動,強烈反對陳文敏升任副校長。可是,親建制校委不敢投票否決任命建議,因為物色委員會是經過嚴謹的公開招聘及遴選程序,考慮了所有相關因素(包括捐款風波報告),才作出任命建議,校委會若沒有充足合理的良好理由予以否決,很容易在司法覆核下敗訴,像特區政府拒發電視牌照予王維基那樣,被法院裁定為違法決定。
親建制校委一計不成 又生另一計
為了消除訴訟風險,以李國章、梁智鴻為首的親建制校委絞盡腦汁,想出了一條計策,就是委託一位重量級中間人游說陳文敏,希望陳文敏同意收到任命通知後馬上請辭,換取校委會按慣常程序接納物色委員會的建議,以保存雙方顏面云云。其實,經歷了半年的無理拖延,又被左派報章大肆攻擊,陳文敏確實有點心灰意冷,覺得就算任命通過也未必能一展抱負,不時會萌生退意,但親建制校委的建議等於叫他串謀造假,良心上過不了關,於是一口拒絕了建議。
親建制校委們見一計不成,又生另一計,就是打拉布戰。校委會會議舉行當天早上,校委會主席梁智鴻在一個私人會所進早餐,桌上放了一份校委名單,他神色凝重地在名單上做記號,好些身兼全國政協委員或立法會建制派議員的校委輪流出現,與梁智鴻討論箍票形勢,中聯辦和特區政府高層據說都有人參與箍票。當確定可以得到大多數會出席會議的校委支持後,梁智鴻便向馬斐森校長領導的港大高級管理層發動攻勢,在開會前片刻通知馬斐森,因應部分校委要求,需要押後人事副校長任命建議一事的討論,直至接替錢大康當首席副校長的人選誕生,因為人事副校長直屬首席副校長云云。
港大校長任命不了副手 可算奇聞
馬斐森沒有料到,物色委員會完全遵照規章制度程序完成了工作報告,報告正式列入了校委會議程,居然可以不作討論不予表決,他在校委會會議上發言大力反對押後討論,但校委會內親建制校委以12票贊成對6票反對,輕鬆地推翻了馬斐森的意見,變相把這位洋校長架空了,港大校長連一個副手也任命不了,這在港大的百年歷史上可算一則奇聞。
有平素擺出開明姿態爭取校友支持的校委事後對人說,他投票贊成押後,是沒辦法中的辦法啊,若即時表決,任命被否決的機會極大,現在任命建議至少還未死亡,等下去仍有一線機會。不過,有支持任命的校委指出,今年底再有一批校委到期更換,政府和校委會主席手握委任大權,唯建制之命是從的校委人數只會有增無減,等下去倒不如盡早了斷。
支持任命的校委擔心,親建制校委要求等候新首席副校長到任,是釜底抽薪之計,只要新的首席副校長在校委會施壓下同意兼理人事副校長職務,校委會便大條道理取消人事副校長一職,屆時便不用討論物色委員會的建議,這就不用擔心否決建議會遭到司法覆核。
港大校委會的「等候首席副校」決定公布後,在一個私人飯局上,有一位大學校長感慨地說,連港大校長也被架空了,香港的學術自主還有什麼保障?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讀者來函請電郵至forum@mingpao.com,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校委會原本以等待捐款風波最後報告為理由,遲遲不肯處理副校長(人事)一職的任命,到了最後報告出台,這個拖延的理由消失了,由馬斐森校長和錢大康首席副校長(即將出任浸大校長)領導的物色委員會,向校委會提出任命建議,希望在6月底的會議上落實任命填補空缺,這建議令親建制的校委陷入兩難境地。
親建制校委不願投票支持建議,因為物色委員會推薦的是法律學院前院長陳文敏,中聯辦和特區政府好些高層人士對港大法律學院恨之入骨,認為陳文敏包庇戴耀廷策動佔領中環運動,強烈反對陳文敏升任副校長。可是,親建制校委不敢投票否決任命建議,因為物色委員會是經過嚴謹的公開招聘及遴選程序,考慮了所有相關因素(包括捐款風波報告),才作出任命建議,校委會若沒有充足合理的良好理由予以否決,很容易在司法覆核下敗訴,像特區政府拒發電視牌照予王維基那樣,被法院裁定為違法決定。
親建制校委一計不成 又生另一計
為了消除訴訟風險,以李國章、梁智鴻為首的親建制校委絞盡腦汁,想出了一條計策,就是委託一位重量級中間人游說陳文敏,希望陳文敏同意收到任命通知後馬上請辭,換取校委會按慣常程序接納物色委員會的建議,以保存雙方顏面云云。其實,經歷了半年的無理拖延,又被左派報章大肆攻擊,陳文敏確實有點心灰意冷,覺得就算任命通過也未必能一展抱負,不時會萌生退意,但親建制校委的建議等於叫他串謀造假,良心上過不了關,於是一口拒絕了建議。
親建制校委們見一計不成,又生另一計,就是打拉布戰。校委會會議舉行當天早上,校委會主席梁智鴻在一個私人會所進早餐,桌上放了一份校委名單,他神色凝重地在名單上做記號,好些身兼全國政協委員或立法會建制派議員的校委輪流出現,與梁智鴻討論箍票形勢,中聯辦和特區政府高層據說都有人參與箍票。當確定可以得到大多數會出席會議的校委支持後,梁智鴻便向馬斐森校長領導的港大高級管理層發動攻勢,在開會前片刻通知馬斐森,因應部分校委要求,需要押後人事副校長任命建議一事的討論,直至接替錢大康當首席副校長的人選誕生,因為人事副校長直屬首席副校長云云。
港大校長任命不了副手 可算奇聞
馬斐森沒有料到,物色委員會完全遵照規章制度程序完成了工作報告,報告正式列入了校委會議程,居然可以不作討論不予表決,他在校委會會議上發言大力反對押後討論,但校委會內親建制校委以12票贊成對6票反對,輕鬆地推翻了馬斐森的意見,變相把這位洋校長架空了,港大校長連一個副手也任命不了,這在港大的百年歷史上可算一則奇聞。
有平素擺出開明姿態爭取校友支持的校委事後對人說,他投票贊成押後,是沒辦法中的辦法啊,若即時表決,任命被否決的機會極大,現在任命建議至少還未死亡,等下去仍有一線機會。不過,有支持任命的校委指出,今年底再有一批校委到期更換,政府和校委會主席手握委任大權,唯建制之命是從的校委人數只會有增無減,等下去倒不如盡早了斷。
支持任命的校委擔心,親建制校委要求等候新首席副校長到任,是釜底抽薪之計,只要新的首席副校長在校委會施壓下同意兼理人事副校長職務,校委會便大條道理取消人事副校長一職,屆時便不用討論物色委員會的建議,這就不用擔心否決建議會遭到司法覆核。
港大校委會的「等候首席副校」決定公布後,在一個私人飯局上,有一位大學校長感慨地說,連港大校長也被架空了,香港的學術自主還有什麼保障?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讀者來函請電郵至forum@mingpao.com,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