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炎炎的夏日,冷冰冰的股市,近日港股成交大減,雖早已在預期之內,惟市况表現之弱仍叫人頗為失望。恒指一周累積下跌1.13%,事到如今只有寄望有超級重大利好消息出現,不然的話不排除再次向下震盪,營造雙底或高低腳。
走資持續,中國股票基金再流出逾220億,中央入市加深了外資大戶的疑慮,寧買印度不買中國。原以為經濟數據會稍為提供一定支撐,暫時依然是事與願違。
外資大戶寧買印度 不買中國
原本由匯豐贊助的Markit PMI指數,已改由財新命名權,可惜頭炮未能打響,卻為內地經濟再奏哀歌。市場原本的共識是即使低於50水平,仍會較6月終值有改善,但最新公布的初值只有48.2,即時震散港股及跟內地關連性大的亞洲及商品貨幣表現,中國一舉手一投足之影響力,果然非同小可。
反映經濟動力的指數細分部分全部向下,而且幅度頗大,經濟弱勢未止已是鐵一般的事實。有趣的是部分經濟師以匯豐不再贊助,數據樣本可能有變為由,懷疑當中存在一次性偏差,但實際上,數字由始至終是按Markit企業數據庫負責及進行,本身不存在樣本有變的因素,再者該項數據一直在季節性等因素調整上,其實處理甚佳,要賴,倒不如賴有人腳頭差吧!
美加息 IMF比聯儲局緊張
內地中小企經濟活動及對前景展望,是否受股市情况影響,值得思考,尤其是早前市場共識是股市下跌,對經濟問題不會構成大礙。對冲基金大戶Bridgewater的 Ray Dalio早前致客戶交待對投資中國市場的看法,幾乎弄至滿城風雨。《華爾街日報》形容Ray Dalio近乎徹底轉軚,改為對中國看淡,要勞煩公司連忙澄清。
投資者對內地的觀點,跟經濟、分析界純粹根據數字基礎做出的判斷,明顯不同。
的確某行業、某一類股份,如果大行近乎一致叫沽,往往是低位撈貨的黃金機會。但市場不能忽略的是,所謂底、或抵的掌握能力,對中國股票及經濟而言,這個原本已經是相當困難的估算,對投資界來說,近期是更加困難。
中國因素之外,本周要疊加多一項足以左右港股的懸念。雖然IMF(國基組織)早前發表報告呼籲聯儲局推遲加息,總裁拉加德對美國經濟增長前景看法明顯未如耶倫樂觀,惟只要市場對美國加息產生預期,已足夠令美元走強,IMF報告中所謂經濟表現之不確定性,不是自金融海嘯後早已變成新常態嗎?當一切都出現路人皆見的確定性時,美國經濟又會否已屆開到荼微呢?
IMF想美國犧牲小我為人人,聯儲局過早啟動加息,會否一如IMF所指或會拖累美國經濟增長,美元每升5%,即會拖低GDP增長0.5%。因金融市場的緊縮,會導致長期利率上升,股市也會應聲下挫,美元會因更多資金向其靠攏買保險而進一步升值。
美響加息第一槍前 港股難破悶局
本周聯儲局FOMC會議及會後聲明與三周後發表的會議紀要,對9月會否加息將有更重要啟示,市場應予以高度關注,且須抱充分心理準備,相信直至美國真正打一第一槍前,港股仍難擺脫悶局。
個人認為,趁此夏日憂鬱期(Summer Doldrums),最佳消暑解悶方法,就是細心跟蹤上市公司中期業績,為港股完成營造雙底而備戰,上周的友邦保險(1299)、長江基建(1038)足以令投資者眼前一亮,績優股有迹可尋,股價經歷殺戮仍絲毫無損的股份,多不中亦不遠。
著名獨立股評人
[胡孟青 青出於婪]
走資持續,中國股票基金再流出逾220億,中央入市加深了外資大戶的疑慮,寧買印度不買中國。原以為經濟數據會稍為提供一定支撐,暫時依然是事與願違。
外資大戶寧買印度 不買中國
原本由匯豐贊助的Markit PMI指數,已改由財新命名權,可惜頭炮未能打響,卻為內地經濟再奏哀歌。市場原本的共識是即使低於50水平,仍會較6月終值有改善,但最新公布的初值只有48.2,即時震散港股及跟內地關連性大的亞洲及商品貨幣表現,中國一舉手一投足之影響力,果然非同小可。
反映經濟動力的指數細分部分全部向下,而且幅度頗大,經濟弱勢未止已是鐵一般的事實。有趣的是部分經濟師以匯豐不再贊助,數據樣本可能有變為由,懷疑當中存在一次性偏差,但實際上,數字由始至終是按Markit企業數據庫負責及進行,本身不存在樣本有變的因素,再者該項數據一直在季節性等因素調整上,其實處理甚佳,要賴,倒不如賴有人腳頭差吧!
美加息 IMF比聯儲局緊張
內地中小企經濟活動及對前景展望,是否受股市情况影響,值得思考,尤其是早前市場共識是股市下跌,對經濟問題不會構成大礙。對冲基金大戶Bridgewater的 Ray Dalio早前致客戶交待對投資中國市場的看法,幾乎弄至滿城風雨。《華爾街日報》形容Ray Dalio近乎徹底轉軚,改為對中國看淡,要勞煩公司連忙澄清。
投資者對內地的觀點,跟經濟、分析界純粹根據數字基礎做出的判斷,明顯不同。
的確某行業、某一類股份,如果大行近乎一致叫沽,往往是低位撈貨的黃金機會。但市場不能忽略的是,所謂底、或抵的掌握能力,對中國股票及經濟而言,這個原本已經是相當困難的估算,對投資界來說,近期是更加困難。
中國因素之外,本周要疊加多一項足以左右港股的懸念。雖然IMF(國基組織)早前發表報告呼籲聯儲局推遲加息,總裁拉加德對美國經濟增長前景看法明顯未如耶倫樂觀,惟只要市場對美國加息產生預期,已足夠令美元走強,IMF報告中所謂經濟表現之不確定性,不是自金融海嘯後早已變成新常態嗎?當一切都出現路人皆見的確定性時,美國經濟又會否已屆開到荼微呢?
IMF想美國犧牲小我為人人,聯儲局過早啟動加息,會否一如IMF所指或會拖累美國經濟增長,美元每升5%,即會拖低GDP增長0.5%。因金融市場的緊縮,會導致長期利率上升,股市也會應聲下挫,美元會因更多資金向其靠攏買保險而進一步升值。
美響加息第一槍前 港股難破悶局
本周聯儲局FOMC會議及會後聲明與三周後發表的會議紀要,對9月會否加息將有更重要啟示,市場應予以高度關注,且須抱充分心理準備,相信直至美國真正打一第一槍前,港股仍難擺脫悶局。
個人認為,趁此夏日憂鬱期(Summer Doldrums),最佳消暑解悶方法,就是細心跟蹤上市公司中期業績,為港股完成營造雙底而備戰,上周的友邦保險(1299)、長江基建(1038)足以令投資者眼前一亮,績優股有迹可尋,股價經歷殺戮仍絲毫無損的股份,多不中亦不遠。
著名獨立股評人
[胡孟青 青出於婪]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