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隨着中央加大救市力度,即使中港股市成交額從高位回落,惟上證指數及恒生指數已分別從低位回升20.7%及10%。在價升量跌的不明朗市况下,今期《Money Monday》專訪有「中環巴菲特」之稱的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兼投資總監譚新強,為讀者分析後市。
譚新強認為,雖然外資對內地救市評價一般,惟中央近日估計已斥資約2000億美元(約1.24萬億元人民幣)買入A股,預料可支持A股在短期持續反彈,並且利好港股,當中航空股及電訊股更可看高一線。由於大部分中資股業績料遜市場預期,他擔心業績期過後,中港股市將再次尋底,認為短炒博反彈要睇位適時落車。
過去三星期港股表現落後A股,而且成交額顯著下跌,據譚新強分析,原因是主導港股的外資不滿中央干預股市,認為此舉增加市場不明朗因素,於是離場觀望。而外資持股僅佔內地股市市值比例3%至4%,在中央連番出招救市下,即使外資「靠邊站」亦無阻A股短期反彈。
不滿中央干預股市 外資離場觀望
譚新強表示,外資眼中中央是次眾多救市招數中,最難看是7月第二周逾千家上市公司以不同的牽強理由申請停牌,但監管機構均來者不拒,讓人感覺十分兒戲。他比喻:「一家小學突然有七成學生請病假,向學校遞交醫生紙,學校應該審查醫生紙是真或假,否則就是未盡責任。結果在最差的一日(7月9日),有六成多掛牌的A股停牌,有兩成多A股跌停板,真正在市場交易的A股只有一成多。」
據譚新強分析,逾千家A股停牌不單影響監管機構形象,亦嚴重干擾中港基金的實際操作。國家開發投資公司有份投資的海峽產業投資基金於7月7日收市後,低價減持5.69億股海通證券(6837)H股,蝕近20億元。他估計,事件起因是該基金當時面對贖回壓力,在眾多A股停牌下,唯有蝕沽H股套現。影響所及,港股於下一個交易日(7月8日)出現恐慌性拋售,海通及其它中資券商股股價曾大跌近兩成,恒指當日亦曾大跌2100點。
惟隨着人民銀行於7月8日開始向官方的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流動性入市買A股,加上其他監管機構多管齊下限制個人及機構投資者沽貨後,市場供求被人為扭曲,上證指數連續三周按周上升,上周五收報4071點,與7月9日低位3373點比較,累積升幅達20.7%。
估計已擲1.24萬億元救市
譚新強引述部分外資評估,近日中央料已斥資近2000億美元(約1.24萬億元人民幣)買入A股,若有需要救市資金更可增至4000億美元;美國聯邦儲備局於2008年金融海嘯高峰期曾向當地銀行注資7000億美元,考慮到內地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是美國約一半,故是次中央斥資最多4000億美元救市,救市資金對比GDP的比例與美國7年前救市時相若,可見事態相當嚴重,故外資目前對中資股仍然充滿戒心。
展望A股後向,譚新強相信,中央是次強力救市,預料可支持A股短期繼續反彈。
可是,他亦指出,內地21間券商於7月初與監管機構開會後,宣布共同出資最少1200億元人民幣買入藍籌股及交易所買賣基金(ETF),並且承諾在上證指數在4500點以下,券商自營股票部門不減持股票,故4500點可視為是次短期反彈的頂部;由於個別投資者傾向偷步沽貨,故上證指數在4200至4300點便會出現初步阻力。
譚新強亦強調,上證指數由6月12日高位5178點跌至7月8日低位3373點後,不少股民損失慘重,故現屆政府的蜜月期已告一段落:「蜜月期即是最盲目、最不睇基本因素的時間,今年首5個月中央每逢出台政策,例如一帶一路、混改制、中國製造2025等,相關股份便炒上。但蜜月期後重看基本因素,不確定性明顯增加,例如國企股在一帶一路政策及亞投行配合下走出去投資,到底是為了達到政治目的抑或經濟目標呢?若只為政治目的,會否出現很多壞帳及其它後遺症呢?」
市盈率太高 現價不值
因此,譚新強預測,中央是次救市對A股只有短期支持作用,日後決定A股股價走勢的,將是其盈利表現。從基本因素分析,他指剔除佔上證比例三成的銀行股,上證成分股其餘七成主要是工業股,目前2016年平均市盈率逾30倍;若有關市盈率回落至25倍,上證料回落至3500點附近。
「通用電氣(General Electric、下稱GE)是全世界其中最好的一間工業股,其生產的飛機、火車及發電設備行銷全球,但GE目前的預測市盈率亦只有約18倍。A股工業股何德何能值25倍預測市盈率,是否其盈利增長較GE快呢?若國企真的勵精圖治改革提升股本回報率(ROE),A股工業股當然值得享有較高估值。總之,25倍預測市盈率的估值已不低,但即使這樣,上證亦只值3500點。」
因此,譚新強擔心隨着A股上市公司於8月陸續公布業績,若業績表現未符合市場預期,上證將從目前高位再次向下尋底:「從技術圖表去睇,應該再試多次底,目前只得一個底不夠穩陣。夢醒後睇業績就要見真章,見真章就痛苦,很多上市公司業績可能交唔到功課。」
因此,譚新強預測,上證指數在業績期後有機會下試3500點,拖累港股從高位回落。惟由於恒生指數及恒生國企指數成分股預測市盈率分別只有約10倍及8倍,估值不高,若後市不再出現7月上旬基金被迫沽貨的局面,預料恒指跌至24000點附近便有支持。
下季看A股入摩SDR納人幣
綜合上述分析,譚新強認為,進取投資者若希望追逐短期反彈浪,可優先考慮中期業績有保證的航空股及電訊股。保守投資者則可等港股於業績期後隨A股調整後始再出擊。另外,一旦A股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及人民幣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納入為特別提款權(SDR)貨幣,預料短期可分別吸引外資的1000億美元買入A股及1萬億美元買入人民幣,均有利中資股估值上調,是港股能否於第4季重展升浪的關鍵。
明報記者 葉創成
攝影 劉焌陶
譚新強認為,雖然外資對內地救市評價一般,惟中央近日估計已斥資約2000億美元(約1.24萬億元人民幣)買入A股,預料可支持A股在短期持續反彈,並且利好港股,當中航空股及電訊股更可看高一線。由於大部分中資股業績料遜市場預期,他擔心業績期過後,中港股市將再次尋底,認為短炒博反彈要睇位適時落車。
過去三星期港股表現落後A股,而且成交額顯著下跌,據譚新強分析,原因是主導港股的外資不滿中央干預股市,認為此舉增加市場不明朗因素,於是離場觀望。而外資持股僅佔內地股市市值比例3%至4%,在中央連番出招救市下,即使外資「靠邊站」亦無阻A股短期反彈。
不滿中央干預股市 外資離場觀望
譚新強表示,外資眼中中央是次眾多救市招數中,最難看是7月第二周逾千家上市公司以不同的牽強理由申請停牌,但監管機構均來者不拒,讓人感覺十分兒戲。他比喻:「一家小學突然有七成學生請病假,向學校遞交醫生紙,學校應該審查醫生紙是真或假,否則就是未盡責任。結果在最差的一日(7月9日),有六成多掛牌的A股停牌,有兩成多A股跌停板,真正在市場交易的A股只有一成多。」
據譚新強分析,逾千家A股停牌不單影響監管機構形象,亦嚴重干擾中港基金的實際操作。國家開發投資公司有份投資的海峽產業投資基金於7月7日收市後,低價減持5.69億股海通證券(6837)H股,蝕近20億元。他估計,事件起因是該基金當時面對贖回壓力,在眾多A股停牌下,唯有蝕沽H股套現。影響所及,港股於下一個交易日(7月8日)出現恐慌性拋售,海通及其它中資券商股股價曾大跌近兩成,恒指當日亦曾大跌2100點。
惟隨着人民銀行於7月8日開始向官方的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流動性入市買A股,加上其他監管機構多管齊下限制個人及機構投資者沽貨後,市場供求被人為扭曲,上證指數連續三周按周上升,上周五收報4071點,與7月9日低位3373點比較,累積升幅達20.7%。
估計已擲1.24萬億元救市
譚新強引述部分外資評估,近日中央料已斥資近2000億美元(約1.24萬億元人民幣)買入A股,若有需要救市資金更可增至4000億美元;美國聯邦儲備局於2008年金融海嘯高峰期曾向當地銀行注資7000億美元,考慮到內地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是美國約一半,故是次中央斥資最多4000億美元救市,救市資金對比GDP的比例與美國7年前救市時相若,可見事態相當嚴重,故外資目前對中資股仍然充滿戒心。
展望A股後向,譚新強相信,中央是次強力救市,預料可支持A股短期繼續反彈。
可是,他亦指出,內地21間券商於7月初與監管機構開會後,宣布共同出資最少1200億元人民幣買入藍籌股及交易所買賣基金(ETF),並且承諾在上證指數在4500點以下,券商自營股票部門不減持股票,故4500點可視為是次短期反彈的頂部;由於個別投資者傾向偷步沽貨,故上證指數在4200至4300點便會出現初步阻力。
譚新強亦強調,上證指數由6月12日高位5178點跌至7月8日低位3373點後,不少股民損失慘重,故現屆政府的蜜月期已告一段落:「蜜月期即是最盲目、最不睇基本因素的時間,今年首5個月中央每逢出台政策,例如一帶一路、混改制、中國製造2025等,相關股份便炒上。但蜜月期後重看基本因素,不確定性明顯增加,例如國企股在一帶一路政策及亞投行配合下走出去投資,到底是為了達到政治目的抑或經濟目標呢?若只為政治目的,會否出現很多壞帳及其它後遺症呢?」
市盈率太高 現價不值
因此,譚新強預測,中央是次救市對A股只有短期支持作用,日後決定A股股價走勢的,將是其盈利表現。從基本因素分析,他指剔除佔上證比例三成的銀行股,上證成分股其餘七成主要是工業股,目前2016年平均市盈率逾30倍;若有關市盈率回落至25倍,上證料回落至3500點附近。
「通用電氣(General Electric、下稱GE)是全世界其中最好的一間工業股,其生產的飛機、火車及發電設備行銷全球,但GE目前的預測市盈率亦只有約18倍。A股工業股何德何能值25倍預測市盈率,是否其盈利增長較GE快呢?若國企真的勵精圖治改革提升股本回報率(ROE),A股工業股當然值得享有較高估值。總之,25倍預測市盈率的估值已不低,但即使這樣,上證亦只值3500點。」
因此,譚新強擔心隨着A股上市公司於8月陸續公布業績,若業績表現未符合市場預期,上證將從目前高位再次向下尋底:「從技術圖表去睇,應該再試多次底,目前只得一個底不夠穩陣。夢醒後睇業績就要見真章,見真章就痛苦,很多上市公司業績可能交唔到功課。」
因此,譚新強預測,上證指數在業績期後有機會下試3500點,拖累港股從高位回落。惟由於恒生指數及恒生國企指數成分股預測市盈率分別只有約10倍及8倍,估值不高,若後市不再出現7月上旬基金被迫沽貨的局面,預料恒指跌至24000點附近便有支持。
下季看A股入摩SDR納人幣
綜合上述分析,譚新強認為,進取投資者若希望追逐短期反彈浪,可優先考慮中期業績有保證的航空股及電訊股。保守投資者則可等港股於業績期後隨A股調整後始再出擊。另外,一旦A股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及人民幣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納入為特別提款權(SDR)貨幣,預料短期可分別吸引外資的1000億美元買入A股及1萬億美元買入人民幣,均有利中資股估值上調,是港股能否於第4季重展升浪的關鍵。
明報記者 葉創成
攝影 劉焌陶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