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摩通蔣凡:證金持股 可效港盈富基金 股災稍喘定 未必要退市長青網文章

2015年07月2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7月27日 20:35
2015年07月27日 20: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中國股災稍為喘定,退市又扼住A股要害。摩根大通私人銀行亞洲首席策略師蔣凡接受本報專訪指出,證金公司未必需要退市,可保留已經買入的股票投資組合,甚至效法香港打包成基金,供投資者買賣。基金界人士則指,過早討論退市,不利市場企穩;亦指出雖然證金公司持股龐雜,但未來分類打包仍可行。


資料顯示,目前確認證金持股的有48家上市公司。已知的創業板企業有4家,中小板則有5家(見表)。國家隊入駐的「證金概念股」已成為炒作熱點。南京高科公告證金持股4.9%後即漲停;以此概念打包形成基金逐步售予公眾,應當皆大歡喜,也比直接退市更為穩健。


「面對突變 中央習慣出重手」

蔣凡指出,救市主要是為了讓金融環境趨於穩定,便於改革,「本屆政府不會那麼不明智地用公帑來救公司(和個別投資者)」。他又指出,每次中央政府面對市場突變時,為確保系統安全都出手很重。2008年金融風暴,一出手就是4萬億元,至今還在消化過度的投資、信貸和銀行壞帳。


此次內地救市與1998年港府救市,在蔣凡看來不可類比。他指出,港府「不是救股票,而是救聯匯制度、救港元。况且唇亡齒寒,當時關聯到整個中國」。不過,港府當年創下的盈富基金(2800)確是內地值得效法的,「不一定退市,用公帑買的也可以用來為公眾服務」。另一方面,此輪救市當中,國企股票被國家相關機構收購,變相是國資委控股更大,「今後國企改革的牌就更多了」。


電訊業石化業不應合併

被問及南北車合併與國企改革是否矛盾,蔣凡認為這與行業有關,面向出口的製造業應當合併,「若南車和北車出去競爭,就像是中國乒乓球國家對分成兩隊走」。但他強調,面向內需的服務業是不應當合併的,比如中石化和中石油,又如中電信、聯通、網通,「必須在國內競爭」。


中環資產管理首席投資總監譚新強表示,「既然已經出手干預,就不要隨便講退市,不要給市場信號。什麼4500點以上考慮退市,這一類信號都不必有」,他認為現在要避免討論。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則指出,當年香港救市只買藍籌,內地則是各種板塊都買入。如果將救市資產打包為基金,需要多些名目,包裝成多個不同類別的基金。


明報記者 顧冷冰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