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從新加坡空降香港的星展香港董事總經理潘燕明,見盡星港投資大不同。來港接近3年,她認為香港客戶富冒險精神,對中國市場的認識較深,笑言自己亦在今年開始買入A股ETF,捕捉中國機會。儘管近日中港股市回吐,不少客戶卻視之為低吸良機,所以她一點也不擔心股市波動會影響基金互認的發展。
潘燕明身兼星展香港零售銀行業務及財富管理總監,來港後積極改革財富管理業務,轉攻中高端客戶,發展「豐盛私人客戶」TPC業務,讓資產值達800萬港元的零售客戶可以享私人銀行的服務。幾年間TPC業務無論在業績、客戶數目及資產管理規模都保持雙位數增長。
過往主要接觸新加坡市場的潘燕明,認為香港的產品種類較豐富,客戶的投資意識普遍較高,對金融產品及金融市場的發展都有很深認識,從內地政策、美元走勢到利息變動,他們都了解。令她感到詫異的是就算去服裝店,亦聽到那裏的員工在談論股票。
潘燕明:港人投資意識高 敢冒險
相反,新加坡人的投資意識較保守,她認為部分是由於新加坡的公積金制度較能保護新加坡人,「公積金可以拿來買樓,八成新加坡人有自己的物業,有了這個『防護網』,不用顧慮退休生活,新加坡人在投資上變相較保守」。
來港日子不長,潘燕明已沾染香港人冒險投資的精神,開始涉足中港市場,甚至買入A股ETF。她指出,今年開始多了客戶買股票掛鈎票據,4至6月做得最多,7月股市波動,客戶亦不感到恐慌,反而感到高興,因為有機會再入市。
捕捉中國機會 涉足A股ETF
「香港人投資中國市場的比例遠比大家想像的高,不少客戶早已循滬港通、RQFII基金等途徑涉足內地A股」。她認為,基金互認是拓展財富管理業務的良機,現時正與6至8家內地基金公司洽談,估計最終會選出2至3家,由星展在港分銷他們的A股基金。
潘燕明身兼星展香港零售銀行業務及財富管理總監,來港後積極改革財富管理業務,轉攻中高端客戶,發展「豐盛私人客戶」TPC業務,讓資產值達800萬港元的零售客戶可以享私人銀行的服務。幾年間TPC業務無論在業績、客戶數目及資產管理規模都保持雙位數增長。
過往主要接觸新加坡市場的潘燕明,認為香港的產品種類較豐富,客戶的投資意識普遍較高,對金融產品及金融市場的發展都有很深認識,從內地政策、美元走勢到利息變動,他們都了解。令她感到詫異的是就算去服裝店,亦聽到那裏的員工在談論股票。
潘燕明:港人投資意識高 敢冒險
相反,新加坡人的投資意識較保守,她認為部分是由於新加坡的公積金制度較能保護新加坡人,「公積金可以拿來買樓,八成新加坡人有自己的物業,有了這個『防護網』,不用顧慮退休生活,新加坡人在投資上變相較保守」。
來港日子不長,潘燕明已沾染香港人冒險投資的精神,開始涉足中港市場,甚至買入A股ETF。她指出,今年開始多了客戶買股票掛鈎票據,4至6月做得最多,7月股市波動,客戶亦不感到恐慌,反而感到高興,因為有機會再入市。
捕捉中國機會 涉足A股ETF
「香港人投資中國市場的比例遠比大家想像的高,不少客戶早已循滬港通、RQFII基金等途徑涉足內地A股」。她認為,基金互認是拓展財富管理業務的良機,現時正與6至8家內地基金公司洽談,估計最終會選出2至3家,由星展在港分銷他們的A股基金。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