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日經買FT 不是為報紙長青網文章

2015年07月2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7月28日 06:35
2015年07月28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做財經新聞的人看到日經公司(Nikkei Inc.)以13億美元成功購得英國《金融時報》,多少都感到有點錯愕。日本財經媒體在國際上從來沒有什麼影響力,日本經濟近20年也漸走下坡,相反《金融時報》近年愈做愈好,尤其《華爾街日報》在梅鐸入主後變成「右派喉舌」,更顯出《金時》的專業和深度。


或為遏制中國 保亞洲一哥地位

最令媒體人感興趣的,是《金融時報》數碼化轉型非常成功,其銷量現為73.7萬份,網上訂閱佔了七成,這樣成功的一份國際財經大報,落入了老態畢呈、暮氣沉沉的日經手上,令人覺得有些唏噓。


日本近年致力提升其全球形象,並且在亞洲要保持一哥地位,遏制中國崛起對日本的「威脅」。要發揮國際影響力,透過一個國際級媒體是最佳途徑,正如彭博的日本和韓國新聞總編輯Brian Fowler 表示:「日經公司主要想從這宗交易中得到兩樣東西,一是全球影響力,另一是數碼專業(digital expertise)。」


打破歐美壟斷國際財經議題

收購完成後,日經表示它跟《華爾街日報》和彭博,成為了全球三大財經媒體之一,在「國際話語權」方面,日經的地位大大提升。


儘管世界經濟舞台已不再由美國和歐洲主導,但「歐美勢力」在國際財經議題上仍然佔壟斷地位,報章如《金融時報》、《華爾街日報》,通訊社如彭博、路透,雜誌如《經濟學人》、《財富》,清一色都是英語媒介、歐美背景,它們的報道、評論、產品(股市指數、財富500大企業)等,都是市場的指標和權威參考,足以牽扯着市場的一舉一動。現在新興勢力如金磚四國即使勢頭強勁,但話語權仍似有若無,國際財經圈重視的,仍是上述的歐美超級媒體。


中國近年也積極爭取國際話語權,央視積極搞英文頻道,北京又多次表達要打造中國CNN的國際級媒體,但都無功而回。日經購入《金融時報》,是首次有非歐美國家控制了國際傳媒,日本可否借《金融時報》發揮全球影響力,值得密切留意。


[陳景祥 齊物論]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