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傳統鐘表中其中一個最令人趨之若鶩的品牌,當是Patek Philippe。今年PP在Basel表展發布的新表相對少,以少見的Pilot表為主打。新表較少的主因是因為去年10月品牌已發表為慶祝175周年而設的一系列新表,而慶祝活動延至今年仍未完結,例如本月中時便在香港舉行了特別的展覽活動。
175周年限量系列中最搶眼的,是品牌至今為止最複雜的5175R大師報時腕表。腕表集多項複雜功能於一身,其中兩項更是首次列入製表功藝之中。大師報時腕表是PP的首枚雙面腕表,可選取任何一個表面佩戴腕上:其中一面以指示時間和報時為主,另一面則由即時跳換萬年曆全組顯示主導。表耳部分特設巧妙的翻轉表殼裝置,只需拉壓兩邊表耳位置,中間的表心部分便能夠順暢地旋轉,轉換簡易,放開表耳後,表殼便會穩固於所選位置。腕表設計顧及不時查閱當前時間與日期的需要,故兩表表盤均備有上述顯示。
兩表盤旋轉簡易 打簧響報時間日期
雙面表殼的直徑為47毫米,內藏四個發條鼓,並結合20項複雜功能,包括大、小報時、三問、四位數字年份顯示的即時跳換萬年曆與第二時區顯示等;但最特別的是兩項全球首次推出的報時鐘表專利功能:打簧響報時間功能及打簧報示日期功能。
兩項新的報時功能,跟大、小報時及三問一樣,用上相同的打簧系統。打簧響報時間功能的設計跟三問報時接近,用家可先行調校時間(例如早上8時),腕表便會在預定時間的2分鐘前響起(即早上7時58分)。至於打簧報日期功能,設計構思源自品牌一位悠久的客戶的意見。當按動按鈕,打簧便會奏出一次「叮噹」高低音代表日期的十位數,並以「叮」高音報上日期的個位數字。
位於其中一面表盤正中的萬年曆四位數字年份顯示亦取得專利,可藉着兩枚按鈕輕鬆地前往調校年份資料,而3時位置的月份顯示、6時位置的日期與閏年周期顯示,9時位置的星期顯示和12時位置的24小時與60分鐘附屬顯示盤等,均能做到同步轉換。
腕表的功能眾多,為免表主在操作不慎損害零件運作,PP工程師研製出「阻隔器」,在某些功能運作時,能限制另一些功能的啟動。腕表由研發、製作及組裝,過程超過10萬小時,當中6萬小時用於組裝機芯零件之上。每枚機芯由1366枚零件組成,加上表殼的214枚零件,全由人手加工裝嵌,合共製作七枚,其中六枚售予品牌的收藏名家,餘下一枚則為百達翡麗時計歷史館的珍藏。腕表定價250萬瑞士法郎(約二千萬港元),定價是高是低見人見智,但事實上就算大家有興趣,也應該不能從長長的收藏家名單之中搶到。
鐘表編號一律以「75」作結
除了5175R,PP其實還有另一些175周年腕表,編號亦一律以「75」作結尾,包括5275、5575和7175、5975和4675。5275跳時報時腕表是酒桶形的設計,設計向3969數字跳時表致敬,後者乃品牌150周年時推出的紀念作品。每逢到達整點小時,位於12時位置顯示窗下的數字會同步轉換,跳示最新小時數目。機芯內的打簧零件亦會同時運作,以聲響報上小時。
5575和7175均為世界時間月相腕表,5575為男裝款式,7175則為女裝鑲鑽款。配搭24時區和月相功能,用家只要按下表側10時位置的單一按鈕,即可調校所有顯示。校正過程中,時區裝置與機芯分離,令擺輪擺動保持穩定,分針位置不受影響。每次按動校正按鈕,即同時觸發三項行動:南十字星時針前進一小時,城巿與二十四小時顯示盤同步按逆時針方向移至下一時區。腕表的渾圓設計靈感源自Calatrava時計風格,18K白金男裝與18K玫瑰金女裝款,表盤均刻上「Patek Philippe Geneve 175e Anniversaire 1939 - 2014」字樣。
5975和4675則分別是男裝和女裝的多刻度計時表。計時是PP其中一個最重要的複雜功能,兩枚新表則在計時上加上脈搏計、流速計和測距儀的刻度,令普通的計時功能更加實用。腕表的脈搏計以15次心跳為刻度單位,能加快運算過程,毋須等到整分鐘後才得出量度結果。用家從感到第一次脈搏那刻啟動多刻度計時秒表功能,及至第15次脈搏時,腕表指針即可對應提供每分鐘脈搏讀數。
流速計則以1000米為刻度單位,在高速公路上,乘客往往於汽車經過某一公里指示牌後啟動計時秒表,及至遇上下一公里指示牌停止功能。計時秒針即指示兩個指示牌之間的實耗時間,同時流速計刻度展示在該段量度過程中的平均車速。測距儀則以光速和音速(或視覺與聽覺信號)為測量基礎。例如我們觀察遠處某項活動時,基於光速與音速的差距,我們往往一會兒後才聽到那兒傳來的聲響。例如如果在看到閃電後五秒才聽見轟隆聲,根據測距儀顯示,雙方之間的距離應為:333米/秒×5秒=1675米。雖然這些計時功能在今時今日未必有很大用途,卻肯定了品牌對於傳統製表的堅持。
文﹕Tung Cheung
圖:品牌提供
編輯﹕譚詠欣
電郵﹕lifestyle@mingpao.com
175周年限量系列中最搶眼的,是品牌至今為止最複雜的5175R大師報時腕表。腕表集多項複雜功能於一身,其中兩項更是首次列入製表功藝之中。大師報時腕表是PP的首枚雙面腕表,可選取任何一個表面佩戴腕上:其中一面以指示時間和報時為主,另一面則由即時跳換萬年曆全組顯示主導。表耳部分特設巧妙的翻轉表殼裝置,只需拉壓兩邊表耳位置,中間的表心部分便能夠順暢地旋轉,轉換簡易,放開表耳後,表殼便會穩固於所選位置。腕表設計顧及不時查閱當前時間與日期的需要,故兩表表盤均備有上述顯示。
兩表盤旋轉簡易 打簧響報時間日期
雙面表殼的直徑為47毫米,內藏四個發條鼓,並結合20項複雜功能,包括大、小報時、三問、四位數字年份顯示的即時跳換萬年曆與第二時區顯示等;但最特別的是兩項全球首次推出的報時鐘表專利功能:打簧響報時間功能及打簧報示日期功能。
兩項新的報時功能,跟大、小報時及三問一樣,用上相同的打簧系統。打簧響報時間功能的設計跟三問報時接近,用家可先行調校時間(例如早上8時),腕表便會在預定時間的2分鐘前響起(即早上7時58分)。至於打簧報日期功能,設計構思源自品牌一位悠久的客戶的意見。當按動按鈕,打簧便會奏出一次「叮噹」高低音代表日期的十位數,並以「叮」高音報上日期的個位數字。
位於其中一面表盤正中的萬年曆四位數字年份顯示亦取得專利,可藉着兩枚按鈕輕鬆地前往調校年份資料,而3時位置的月份顯示、6時位置的日期與閏年周期顯示,9時位置的星期顯示和12時位置的24小時與60分鐘附屬顯示盤等,均能做到同步轉換。
腕表的功能眾多,為免表主在操作不慎損害零件運作,PP工程師研製出「阻隔器」,在某些功能運作時,能限制另一些功能的啟動。腕表由研發、製作及組裝,過程超過10萬小時,當中6萬小時用於組裝機芯零件之上。每枚機芯由1366枚零件組成,加上表殼的214枚零件,全由人手加工裝嵌,合共製作七枚,其中六枚售予品牌的收藏名家,餘下一枚則為百達翡麗時計歷史館的珍藏。腕表定價250萬瑞士法郎(約二千萬港元),定價是高是低見人見智,但事實上就算大家有興趣,也應該不能從長長的收藏家名單之中搶到。
鐘表編號一律以「75」作結
除了5175R,PP其實還有另一些175周年腕表,編號亦一律以「75」作結尾,包括5275、5575和7175、5975和4675。5275跳時報時腕表是酒桶形的設計,設計向3969數字跳時表致敬,後者乃品牌150周年時推出的紀念作品。每逢到達整點小時,位於12時位置顯示窗下的數字會同步轉換,跳示最新小時數目。機芯內的打簧零件亦會同時運作,以聲響報上小時。
5575和7175均為世界時間月相腕表,5575為男裝款式,7175則為女裝鑲鑽款。配搭24時區和月相功能,用家只要按下表側10時位置的單一按鈕,即可調校所有顯示。校正過程中,時區裝置與機芯分離,令擺輪擺動保持穩定,分針位置不受影響。每次按動校正按鈕,即同時觸發三項行動:南十字星時針前進一小時,城巿與二十四小時顯示盤同步按逆時針方向移至下一時區。腕表的渾圓設計靈感源自Calatrava時計風格,18K白金男裝與18K玫瑰金女裝款,表盤均刻上「Patek Philippe Geneve 175e Anniversaire 1939 - 2014」字樣。
5975和4675則分別是男裝和女裝的多刻度計時表。計時是PP其中一個最重要的複雜功能,兩枚新表則在計時上加上脈搏計、流速計和測距儀的刻度,令普通的計時功能更加實用。腕表的脈搏計以15次心跳為刻度單位,能加快運算過程,毋須等到整分鐘後才得出量度結果。用家從感到第一次脈搏那刻啟動多刻度計時秒表功能,及至第15次脈搏時,腕表指針即可對應提供每分鐘脈搏讀數。
流速計則以1000米為刻度單位,在高速公路上,乘客往往於汽車經過某一公里指示牌後啟動計時秒表,及至遇上下一公里指示牌停止功能。計時秒針即指示兩個指示牌之間的實耗時間,同時流速計刻度展示在該段量度過程中的平均車速。測距儀則以光速和音速(或視覺與聽覺信號)為測量基礎。例如我們觀察遠處某項活動時,基於光速與音速的差距,我們往往一會兒後才聽到那兒傳來的聲響。例如如果在看到閃電後五秒才聽見轟隆聲,根據測距儀顯示,雙方之間的距離應為:333米/秒×5秒=1675米。雖然這些計時功能在今時今日未必有很大用途,卻肯定了品牌對於傳統製表的堅持。
文﹕Tung Cheung
圖:品牌提供
編輯﹕譚詠欣
電郵﹕lifestyle@mingpao.com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