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社評﹕港大副校任命事態惡化 應盡快解決紓社會不安長青網文章

2015年07月3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7月30日 06:35
2015年07月30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港大副校長任命事件,發展至學生衝入會議室,阻斷校務委員會的會議,從電視鏡頭所見,學生的衝擊行為不能接受,特別是涉嫌妨礙委員們人身自由的做法,應予譴責;衝擊所見,堂堂大學生非理性言行與市井之徒無異,使人對大學生的素質大開眼界。另外,前晚會場內外情况,反映事態開始溢出港大範圍,有成為新一輪群衆事件之勢,因此,港大就副校長任命一事,不宜再拖,應該及早解決,使事態不致引發社會不安和衝擊穩定。


學生冒進衝擊校委會

非理性行徑自暴醜態

港大副校長(學術)的任命,校委會表決結果,交由首席副校長決定,連校長也不能與聞,這個周折明顯是拖延策略,因為歷來副校長任命並無這個程序;另外,其他4名副校長已經相繼任命,他們都毋須等待首席副校長拍板。因此,事態十分詭異,校方的解釋也未能令人信服,港大校內校外反響強烈,特別是港大校友高調表達不滿,要求校方按既有規章制度辦事,勿毀了這家百年學府的基業。可以說,港大校方應該感受到內外壓力,也處於十分被動景况。


檢視事態發展,港大學生、校友等的恰當取態,應該是在各個層面發聲,保持壓力,靜觀校委會怎樣籌謀解套,若有需要才伺機而動。以此檢視數十名學生衝擊會場的做法,顯然使各方努力的正當性蒙上污點。實際上,學生的衝擊不僅未能推動事態向前發展,還落得一個盲目冒進的駡名,並未起到任何積極正面作用。


學生衝進會場後指罵委員,部分被針對者承受着粗言穢語辱罵,人格也遭到詆譭等,他們之中有教授級人士,對於辱罵詆譭固然感到氣憤,不過,透過電視鏡頭,這一幕使他們爭得不少同情,反而罵人的學生暴露其素質之低,與港大學生的身分並不匹配。


在圍堵中,學生「明令」不准委員們離去,態度囂橫至極。其實,學生憑什麼限制委員們的行動自由,他們大概認為可藉此強迫他人就範,但是,當晚所見脅迫行徑,實際上近乎非法禁錮,若驚動官府介入,事態可不是學生們想像的那麼簡單。另外,有委員欲離去,在停車場被圍堵,最不可置信的是有委員受傷倒地,要送院檢查治療,不過,救護車被堵塞未能開走;即使是兩軍交戰,也不會阻礙救護傷員,現在最高黌宮學府有教授受傷,救護員開腔要求開路,示威者竟然不放行,這種冷血取態,應予譴責。


受傷被阻延送院的盧寵茂教授,透露還被投擲水樽,對此,他只是輕輕一句「希望嗰啲唔係我哋嘅學生」,不過,對一位師長來說,這句可以是心如刀割的說話。港大校委會「等埋首副」的操作,學生們或許認為保衛校譽,不能停留在靜態示威,應該動態衝擊,迫使校方正視和面對他們的訴求,但是學生們做得踰矩過分,完全忘卻起碼的基本理性,致使醜態暴露人前,呈現出來的效果,與他們原要達至的目的,適得其反,港大學生的素質更遭到沉重一擊。保護校譽卻使自己和大學出醜,這大概是學生行動前萬萬想不到的後果。


檢視了學生盲目冒進之後,港大任命副校長事態發展,有演變成為社會群體抗爭事件之勢。港大校友組織大多動員起來,回應此事,他們之中只要部分人參與行動,就是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况且,不少港大校友在社會上位居要津,他們的能量絕對不能小覷,若發動和推動起來,在社會上可以築起一個強大的網絡,屆時當局的處境將更加被動。


回歸既有規章制度

勿為政治自毁長城

港大在任命副校長(學術)另闢蹊徑,名義上按既定程序辦事,實質是在大家熟悉和認知的程序上「僭建」,意圖藉着操控程序,阻絕個別人士擔任這個職位。有關事態,涉及破壞港大的規章制度,損害院校自主,這是動搖港大百年基業的大事,若當局的盤算得逞,香港的大學教育也會嚴重倒退,此所以愈來愈多港大校友投入抗爭,社會上也愈來愈多人認識到事態的嚴重,表示關注。若此事再拖下去,不應排除港大校內校外聯結抗爭的可能,除非當局不在乎引發新一輪朝野對抗,為免事態惡化,應該要求港大盡快解決此事,消除一個導致社會不安的政治炸彈。


個人事小,制度事大。誰成為港大副校長,並不重要,若為了阻絕個別人士的任命而毀了港大百年基業才最重要。為了一個副校長人選,強使港大禮崩樂壞,眼前可能面對大規模抗爭,長遠則毀了香港的大學教育,以兩方面的重要性衡量,太不成比例,也太不值得了。若認為一個人在副校長崗位上可以扭轉港大路向,這肯定是誤判,除了有其他管理層成員制衡,還有港大的典章制度對任何人都是有形和無形的約束。副校長在港大的歷史長河,只是其中一名過客,為了政治需要而自毀長城,受傷害的不會是個別人士,而是港大以至香港。此乃港大袞袞諸公以至幕前幕後諸般人等,必須看清楚的箇中關鍵。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