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20萬人住劏房 青壯年居多 四成為方便上班上學長青網文章

2015年07月3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7月30日 06:35
2015年07月30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政府去年底披露本港有逾8.6萬個劏房,較去年中急增近三成。統計處昨首度發表詳盡的劏房研究報告,顯示全港有8.64萬個劏房(分間樓宇單位),共約19.55萬人居於劏房。劏房戶中,四成人介乎25至44歲,佔最多,69.8%則有經濟活動(即有工作或做生意等)。學者稱,37.5%受訪住戶指住劏房是為了方便上班上學,反映以往多把劏房住客想像為老人或有誤解,需重新考慮「求其在新界建一些新公屋,到底是否真的能幫到他們」。


中大未來城市研究所土地資源及房屋政策研究中心於上月底亦曾發表類似調查,指劏房戶人均居住面積不足48方呎,與懲教署監獄囚倉的人均標準空間相近。不過統計處報告昨則指出,目前劏房戶人均居住面積約61.8方呎,較監倉標準約多兩成七,但就較公屋人均居住面積75呎為低。


人均面積大過監倉 學者質疑

中大未來城市研究所副所長姚松炎解釋,政府統計處樣本較多(5,075個),但居住面積就由住戶估計,中大的調查則入屋量度,他認為住戶估計面積時或傾向「齊頭」,或致兩調查結果有異(見另稿)。


近七成在職 月入中位數1.1萬

以往社會對劏房戶的想像多是失業、退休、領綜援或單親家庭,但統計處調查發現,劏房人口中,38.6%介乎25至44歲,比例佔最多;其次是45至64歲,佔23.9%;15歲以下或15至24歲住戶各佔不足兩成,65歲或以上則只佔6.4%。


租金佔收入三成 曾申公屋不過半

另15歲以上劏房人口中,有69.8%有經濟活動。統計處指劏房單位月租中位數3800元,住戶月入中位數1.18萬元,租金佔收入中位數為30.8%。沒有經濟活動的只佔30.2%,包括學生,做家務的人和退休者等。


最多受訪者指是為了方便上班上學而住劏房,佔整體37.5%,另有17.4%說有經濟困難,指因親人居所太擠迫或家庭問題而居於劏房的住戶則各有約6%。


學者:搬偏遠公屋或失工作

姚松炎說,今次調查揭示不少劏房戶有工作,只因收入較低而居於劏房。若幫這班住戶的方法是在偏遠地區建公屋讓他們上樓,要考慮他們未必接受,因若搬走,他們將失去工作機會。


今次統計調查的外勤工作於2014年6月至11月進行。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