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上星期二晚上,在港大校委會會議終止後,校委會成員之一的李國章在接受傳媒訪問時回應了要求他辭職的聲音。他反問:「我做錯什麼要辭職?我犯了什麼罪?你告訴我,我是否殺人放火?」我會嘗試回答這個問題。不過在回答之前,容許我重溫有關事件及就其從一個「打工仔」的角度去分析。
簡單來說,港大法律學院前院長陳文敏教授在被港大校委會邀請後申請其中一個副校長空缺。經過了一個全球的獨立招聘過程後,陳教授被各學院院長及這空缺的獨立遴選小組一致推薦。不過當權者及「極左」政治勢力對此不滿,所以就在他們控制的報章大肆抹黑陳教授。然後,他們逐步向負責確認陳教授任命的校委會施壓,使到陳教授的任命被一拖再拖。這事件的恐怖之處並不在於陳教授最終會否被委任。其實,在至少兩個層面,這件事都與我們香港人的日常工作及經濟環境息息相關。
首先,港大運作被當權者政治化這場鬧劇是在眾目睽睽下發生。如果這個政權在有公眾關注的情况下都這樣明目張膽,倘若他們今次成功推翻了整個聘請大學高層的獨立制度,他們就會相信自己可以在整個社會的人力支配上都為所欲為。到時,所有政見與當權者不同的香港人在商業社會上的就業機會及事業發展都會變得岌岌可危。在沒有了公眾的關注,又沒有公營機構的嚴密制度下,政權就可以更容易及無孔不入地向私營機構施壓,無聲無息地阻礙與政權意見不同的人士的就業或升職機會。
勿輕視「軟」因素對經濟的影響
第二,當整個香港因政治干預而由用人唯才變成用人唯親時,香港的經濟就會備受影響。在這情况下,無論每個人的政見是如何,所有人的就業機會亦同樣會備受影響。試問,大家覺得一群賢能之士還是一群只懂「聽話」的人士會相對地做事有效率?你懂的。再者,一個只容許「一言堂」的社會就自然會變成沒有創意而因此欠缺增長潛力,而各機構亦會因事事缺乏不同聲音的討論而較容易做錯事,因而導致損失。這一切都會把香港的經濟「打沉」,到時還何處去找新就業機會?
就此,請大家不要輕視這些「軟」因素對一個機構甚至整個經濟的影響。在英美等國家,無論是商界、專業界別或金融界,他們的高層很多時都分別持不同政見、支持不同的政黨,而這情况是普遍地被接受的。譬如說,全球金融界龍頭之一的高盛,在它的前行政總裁之中,既有為共和黨政府擔任財長的,亦有以民主黨身分成為美國國會參議員及新澤西州州長的。難道這些經濟體系及機構的持久而經得起風浪的生命力只是意外?
有了以上的分析基礎,李國章的問題就變得容易回答了。他及與他同路的個別港大校委會成員其實不止是破壞香港的核心價值,更是長遠地影響很多香港人的「飯碗」。俗語有云,「斷人衣食猶如殺人父母」。由此標準來看,李國章及其同路人的確是「殺人放火」。但願這群人回頭是岸,不要阻住香港人「搵食」及「發達」!
(作者按:以上只代表筆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他所屬律師行的意見。)
作者是執業律師
簡單來說,港大法律學院前院長陳文敏教授在被港大校委會邀請後申請其中一個副校長空缺。經過了一個全球的獨立招聘過程後,陳教授被各學院院長及這空缺的獨立遴選小組一致推薦。不過當權者及「極左」政治勢力對此不滿,所以就在他們控制的報章大肆抹黑陳教授。然後,他們逐步向負責確認陳教授任命的校委會施壓,使到陳教授的任命被一拖再拖。這事件的恐怖之處並不在於陳教授最終會否被委任。其實,在至少兩個層面,這件事都與我們香港人的日常工作及經濟環境息息相關。
首先,港大運作被當權者政治化這場鬧劇是在眾目睽睽下發生。如果這個政權在有公眾關注的情况下都這樣明目張膽,倘若他們今次成功推翻了整個聘請大學高層的獨立制度,他們就會相信自己可以在整個社會的人力支配上都為所欲為。到時,所有政見與當權者不同的香港人在商業社會上的就業機會及事業發展都會變得岌岌可危。在沒有了公眾的關注,又沒有公營機構的嚴密制度下,政權就可以更容易及無孔不入地向私營機構施壓,無聲無息地阻礙與政權意見不同的人士的就業或升職機會。
勿輕視「軟」因素對經濟的影響
第二,當整個香港因政治干預而由用人唯才變成用人唯親時,香港的經濟就會備受影響。在這情况下,無論每個人的政見是如何,所有人的就業機會亦同樣會備受影響。試問,大家覺得一群賢能之士還是一群只懂「聽話」的人士會相對地做事有效率?你懂的。再者,一個只容許「一言堂」的社會就自然會變成沒有創意而因此欠缺增長潛力,而各機構亦會因事事缺乏不同聲音的討論而較容易做錯事,因而導致損失。這一切都會把香港的經濟「打沉」,到時還何處去找新就業機會?
就此,請大家不要輕視這些「軟」因素對一個機構甚至整個經濟的影響。在英美等國家,無論是商界、專業界別或金融界,他們的高層很多時都分別持不同政見、支持不同的政黨,而這情况是普遍地被接受的。譬如說,全球金融界龍頭之一的高盛,在它的前行政總裁之中,既有為共和黨政府擔任財長的,亦有以民主黨身分成為美國國會參議員及新澤西州州長的。難道這些經濟體系及機構的持久而經得起風浪的生命力只是意外?
有了以上的分析基礎,李國章的問題就變得容易回答了。他及與他同路的個別港大校委會成員其實不止是破壞香港的核心價值,更是長遠地影響很多香港人的「飯碗」。俗語有云,「斷人衣食猶如殺人父母」。由此標準來看,李國章及其同路人的確是「殺人放火」。但願這群人回頭是岸,不要阻住香港人「搵食」及「發達」!
(作者按:以上只代表筆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他所屬律師行的意見。)
作者是執業律師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