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朱崇熙(左)生於典型的中產家庭,初小時就讀港島區名校,惟不適應學校壓力,於是媽媽(右)在兒子小三時替他轉校至鮮魚行學校。「在舊校時,崇熙是中游學生,讀得很辛苦,每天放學回家都很呆,我知道這樣下去對他的成長不好,便決定轉校。」朱太說,得悉梁校長很為學生着想,而鮮魚行學校規模小,能讓兒子與教師的關係更緊密,「在舊校,校長和老師都不認得崇熙」。兒子轉校後參加不少課外活動,如中國舞,亦有到外地交流,朱太說,他現在整個人都充滿自信,與初小時截然不同,「以前是欠交功課排行榜第二名,轉校後天天交齊功課」,家中不少食物更是由崇熙憑優異成績換取得來,可說是家中的「米飯班主」。
朱太說,有幸能跟隨校長至他退休,而崇熙亦很喜歡校長﹕「很不捨得校長,他很好人,有時我成績不好,他會安慰和鼓勵我。」(圖下為崇熙弟弟)
承諾當好學生 難忘家訪陪打機
只認識了梁校長一年的小一生吳少愛(右)和關偑瑜(左),同樣十分不捨得校長,「校長經常教導我們要生性做人和不可欠交功課,我一定會做到,希望將來他看到!」少愛說。而偑瑜最深刻的回憶,是校長到她家裏做家訪﹕「我還跟他一起打機呢!」
朱太說,有幸能跟隨校長至他退休,而崇熙亦很喜歡校長﹕「很不捨得校長,他很好人,有時我成績不好,他會安慰和鼓勵我。」(圖下為崇熙弟弟)
承諾當好學生 難忘家訪陪打機
只認識了梁校長一年的小一生吳少愛(右)和關偑瑜(左),同樣十分不捨得校長,「校長經常教導我們要生性做人和不可欠交功課,我一定會做到,希望將來他看到!」少愛說。而偑瑜最深刻的回憶,是校長到她家裏做家訪﹕「我還跟他一起打機呢!」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