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美製造業齊放緩 布蘭特期油挫4% 穿50美元長青網文章

2015年08月0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8月04日 06:35
2015年08月04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中國PMI欠佳,加上油組未有減產迹象,原油供過於求恐會惡化,布蘭特期油昨再挫4%,一度跌穿每桶50美元,是半年新低,價格自7月以來跌近兩成,令今季油價可能見2008年以來的第三季最大跌幅。紐約期油昨跌至45.86美元,是3月以來低位,即月期貨價格在7月已跌兩成,是2008年10月以來最大單月跌幅。能源板塊受挫,道指昨早段跌逾100點。


除中國外,美國製造業活動亦有所放慢。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昨公布的7月製造業指數跌至52.7,由5個月高位回落,遜分析師預期。新訂單指數升至56.5,為去年12月以來新高。不過出口訂單指數跌至48,反映美元強勢打擊製造業出口。


歐元區PMI勝預期

上月希債危機未解,無損整體歐元區製造業的表現,歐元區7月PMI終值為52.4,勝市場預期,與6月(52.5)所創的14個月高位相若。德國上月製造業PMI終值為51.8,勝預期。荷蘭、西班牙和意大利更有矚目增長,意大利PMI終值升至55.3,是逾4年來最高。


不過希臘7月製造業PMI降至30.2,是該數據編製16年以來最低。歐元兌美元昨天下滑至1.0957。


此外,昨公布的美國6月個人消費開支,按月增長0.2%,是4個月來最低。5月增長亦由0.9%修訂為0.7%,顯示消費增長有所放慢。法巴表示,汽車銷售下滑反映個人消費相對疲弱。


美個人開支增幅4月新低

美國6月個人收入按月增長0.4%,但由於個人收入增長高於支出,儲蓄率由5月的4.6%升至4.8%。美元強勢之際,通脹壓力仍然較低。美國6月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按月升0.2%,按年升0.3%。撇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價格,6月核心通脹增長0.1%,按年增長1.3%。


《金融時報》的分析報告顯示,美元強勢可能令美國跨國巨企的海外收入經匯率轉換後,減少逾1000億美元,金額比Nike、麥當勞及高盛3家企業的總收入還要高。


瑞銀財富管理更估計,美元升值將會令標普500成分股企業今年的10.7萬億美元總收入減少3%至4%,相當於3000億美元以上。


受美元強勢影響,今年上半年美國10大跨國巨企,包括蘋果、通用汽車、IBM、亞馬遜及通用電氣等的收入,合共減少310億美元。市場人士憂慮,聯儲局稍後加息將進一步推高美元。


美企匯兌損失逾1000億美元

摩通資產管理指出,歐元及日圓在寬鬆貨幣政策下面臨下行壓力,加上新興市場狀况轉差、相關貨幣兌美元受挫,令美元持續強勢,衝擊跨國巨企的營收。美匯指數過去1年已升19%,美元相對歐元升值22%,削弱互聯網與科技企業的收入增長,因為科網企業的海外收入比例,比任何行業高。


《金融時報》綜合了標普500指數成分股企業中,逾100家已公布首季和次季業績的美企數據,這些企業次季收入下跌289億美元,相當於總收入8630億美元的3.3%。首季收入減少230億美元,相當於首季總收入的2.7%。


(綜合報道)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