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小學雞媽媽﹕天青地綠人猶在長青網文章

2015年08月0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8月04日 06:35
2015年08月04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有這麼多愛我的人,和我愛的人,不枉此生了。」


在吳芷琴的《樂雙祈》讀到這句,莫名心痛。「雙祈」是兩個孩子,芷琴祈求他們幸福快樂。她和我的孩子只差幾歲,媽媽此時說「不枉此生」,嫌太早。


為友人選書 貼心有品味

對我來說——也許對一些讀者亦如是——芷琴就是城邦,認識香港的城邦跟認識芷琴本是一事。對記者和作家,以及喜歡繪本的朋友,城邦/芷琴更是莫名親切。在《樂雙祈》裏,我讀到芷琴原來一直替一些前輩挑書寄書,我這小記有幸收過一回。某次我訂了全套漢聲出版的《中國童話》,她託人附送一箱樣書,繪本有、橋樑書有、手工書有。那時孩子小,有些書未是時候看,先藏着。


過了一段日子,偶爾重新翻開,才訝異於芷琴選書的貼心和品味。當日箱子裏的《別的國家都沒有》(陳志勇)、《蝴蝶新衣》(郝廣才)、《世紀三國》(郝廣才主編)等,後來——成為兩小所愛,命中率出奇的高。


癌病纏身 仍分享孩子日常事

芷琴話少,我是從電郵分享裏認識她,略知她家族裏的病,原來纏繞老中青幾代人。去年年底她癌病復發,我也是在電郵收到的消息。那些題為「芷琴近况」的郵件,常分享孩子的日常喜樂,有掙扎也有趣味,篇篇溫暖。偶爾讀到心痛,不知應否回應,但總是忍不住一再讀下去,咀嚼字裏行間的善良溫柔,以及她跟自己誠實的對話——


天堂若與塵世分割 不會快樂

「咦,我對於天堂幾乎完全沒有期待,主要是不可想像。世人賦天堂的定義是快樂、和平……可是,若天堂與塵世完全分割,那便是最大的不快樂,我隱隱覺得。我現在的快樂是來自塵世的﹕與家人朋友一起、工作順利完成……很簡單,不複雜的。」


「我在天堂仍感應到塵世,那不會只是只有快樂、和平……所有正面的感覺。若與塵世割裂,上來作啥?那已不是我。有感覺,卻不能參與塵世的,只能袖手旁觀,那豈不痛苦?」


這些話當時便說到我心坎去。如果真有天堂,那便是親人重遇的地方,離開所愛,復又投入所愛。


那日到城邦,遇上芷琴。「送你一本書」,她淺淺地笑說。書跟人一樣,都是樸素的。我接過,便知道不是隨便一本,還未找到話,她又說﹕「我沒事的」, 便離去。話很省,字都印在書裏了。


她在書裏頭寫道﹕願天仍青、地常綠、人猶在。


同願。


作者簡介﹕愛採訪愛孩子,出版作品包括《壹家傻蛋》、《我們的同志孩子》、《死在香港》(合著)。家有兩隻「小學雞」,心願是在這個人人愁着臉當爸媽的年代,努力做好相信孩子的樂媽媽


文﹕蘇美智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