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首家登陸本港的不良資產管理公司中國信達(1359),首日上市勁升26%,惟後繼乏力,至昨日止仍然「潛水」,昨日報收3.47元,尚未重返招股價3.58元水平。
上市首日升26%
中國信達2013年上市時,憑藉不良資產概念,招股反應熱爆,公開發售超購160倍,凍資1534億元,榮膺當年凍資王。首日不負眾望,報收4.5元,較招股價大升25.7%,一手賺920元。招股風光無限,惟當時已有基金人士指出,看不懂信達如何處置不良資產以及賺取利潤的方式。不過此後信達愈升愈有,一度高見5.2元,更有多家大行給出逾7元目標價。惟好景不常,及後股價反覆回落,至昨日為止更要潛水。
去年資產減值達54億
根據年報,信達不良資產收入逐年增長,但資產減值損失亦上升明顯,2011年資產減值損失僅5.37億元(人民幣•下同),但去年已經達到54.38億元。
而於今年6月開始,中國信達更將40億元不良資產通過阿里巴巴旗下淘寶拍賣會平台進行拍賣。不過此種處置方式只佔信達不良資產的少數,市場仍然難窺其大部分不良資產,到底如何達至盈利收入。
上市首日升26%
中國信達2013年上市時,憑藉不良資產概念,招股反應熱爆,公開發售超購160倍,凍資1534億元,榮膺當年凍資王。首日不負眾望,報收4.5元,較招股價大升25.7%,一手賺920元。招股風光無限,惟當時已有基金人士指出,看不懂信達如何處置不良資產以及賺取利潤的方式。不過此後信達愈升愈有,一度高見5.2元,更有多家大行給出逾7元目標價。惟好景不常,及後股價反覆回落,至昨日為止更要潛水。
去年資產減值達54億
根據年報,信達不良資產收入逐年增長,但資產減值損失亦上升明顯,2011年資產減值損失僅5.37億元(人民幣•下同),但去年已經達到54.38億元。
而於今年6月開始,中國信達更將40億元不良資產通過阿里巴巴旗下淘寶拍賣會平台進行拍賣。不過此種處置方式只佔信達不良資產的少數,市場仍然難窺其大部分不良資產,到底如何達至盈利收入。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