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再見了,「牛牛」招牌!西營盤老牌扒房森美餐廳的巨型霓虹光管「牛牛」招牌近40年來伴着不少街坊成長,餐廳與屋宇署就巨型招牌去向周旋4年,招牌昨日終被清拆。招牌將暫別街坊,日後會由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永久收藏,預料2019年M+博物館開幕後重見天日。84歲的餐廳始創人葉聯昨見證「牛牛」被徐徐拆下,大感不捨,他表示當日親手設計招牌,並花了等同當時「可買一層樓」的價錢製造。
招牌納西九館藏 M+展出
「以前鬼佬不懂哪裏是西營盤,反而一說『牛牛招牌』就知,是地標之一。」年輕時在半島、凱悅等酒店學廚的葉聯,40年前在西營盤開辦森美餐廳,引入酒店菜式,並為當年的行政局(行政會議前身)及立法局(立法會前身)議員提供到會服務,曾接觸過多任港督,「最好人是尤德,他最愛喝香片茶」。
葉聯憶述,餐廳在正街開業8年後遷到皇后大道西至今,搬舖後他親手設計特色霓虹燈「牛牛」招牌,突顯餐廳以牛排招徠。他指出,招牌原畫成腳短身肥的安格斯牛,但最終被造招牌的人拉長了腳,又「瘦身」了,反而別具風格,「瘦牛負責耕田,但重新造過,需花不少錢」。
老闆設計 肥牛被「瘦身」
葉聯當年花了3萬多元製作招牌,「相等於在(餐廳)對面買一層樓」。其身旁的女兒葉鳳儀笑言,當時一家五口住公屋,這筆花費是父親的積蓄,「老一輩的人工作野心較大」。
葉鳳儀透露,2011年突收到屋宇署通知,指闊10呎、高8呎的招牌是僭建物,須拆下來,「招牌掛起時還未有屋宇署,怎向一個未成立的政府部門提早交文件?」最終署方仍以招牌體積大於現時法定限制為由,昨日花兩個多小時拆下招牌,其間葉氏一家、餐廳伙計以至搬運工人都與招牌合照留念。
「牛牛」招牌獲西九管理局納為永久館藏,將與其他特色霓虹燈招牌在M+博物館展出,不致被送往堆填區。葉鳳儀指出,曾考慮再掛霓虹燈招牌,但規格較過往嚴謹,須掛在離地42呎以上,並獲樓上業主同意,故改換體積細三分之二的LED燈招牌,「(牛牛招牌)是一個年代的終結,換上LED燈太刺眼了」。
明報記者 岑詠欣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