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大埔一名35歲孕婦在劏房家中產下女嬰後昏迷,據了解,產婦生產時仍在吸毒,母女送院後,母死女危殆。有婦產科醫生指出,生產過程本身對孕婦及嬰兒都有極大風險,吸毒可令母親無法察覺危險而失救,而懷孕期間吸毒可致胎兒染毒癮或發育遲緩。另有研究顯示,孕婦如吸食氯胺酮(俗稱K仔),胎兒早產風險較無吸毒孕婦增加三成。
婦產科專科醫生靳嘉仁指出,母親在懷孕時仍有吸毒習慣,會增加嬰兒有先天缺陷、流產、過輕等風險,有研究指出,嬰兒因母親吸食K仔而早產機率,較沒吸食K仔者增加近三成,若幼兒在胎齡6個月時早產或出生時體重不足半公斤,夭折風險極高。
增早產風險三成
氯胺酮本身可作麻醉劑及鎮痛劑,靳表示,孕婦若在生產期間吸毒,可能無法感到痛楚或察覺自己大量失血,因而失去求救機會。
靳嘉仁又表示,母親長期吸毒,胎兒在腹中亦會染上毒癮,嬰兒出生後即使倖存,也可能出現抽筋等毒癮徵狀,要接受戒毒,日後會有腦部及發育遲緩等問題。
需入住氧氣箱接受戒毒
他指出,案中女嬰若能存活,醫生要先安排女嬰入住氧氣箱,應對其心肺功能未健全的問題,並以藥物治療出生環境所引致的細菌感染、處理毒癮等,日後再考慮如何把女嬰「養壯」至體重達兩公斤以上。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