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區諾軒﹕拋開我執 放過港大——回應劉遵義長青網文章

2015年08月0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8月07日 06:35
2015年08月07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劉遵義任職中大校長的年代,倒行逆施,強行推出破壞中大傳統的政策,造就一班學生校友組織「劉遵義施政監察」,督促劉校長正視異議聲音,直至劉校長卸任,組織才完成其歷史使命。


記得2010年,我到舊政府山的行政會議門外請願,時任行政會議成員的劉遵義已卸任中大校長,對請願者不揪不睬,惟我一句「我是劉遵義施政監察!」卻換得他回頭一看。從其動作,始覺他對任校長時學生的挑戰,相當介懷。


近日他撰文批評港大衝入校委會會議的學生,認為應該監禁他們、判其社會服務令,再次證明劉教授對異見學生,怨懟不變。


體諒的可貴

當年的處處對質,想必劉教授恨透我等被寵壞的小混蛋。不過事隔多年,我只希望劉氏伉儷放低上一代精英的我執,念及香港大專院校未來,在港大的事上尊重制度,盡快處理物色委員會對副校長的推薦。


劉教授,無論怎樣的怨恨,什麼要監禁學生,都不應出自教育工作者的口。校園的自由風氣,維繫的基礎是體諒,這讓我想起一段往事。


2009年,劉遵義離任校長之際,適逢沈祖堯以準校長身分與校方舉辦交流會,我們一班學生籌思如何品論劉的功過,結果決定贈送倒數鐘餞行。然而送鐘始終是相當挖苦對方的事,對佔上風的沈祖堯來說,大有資格在媒體前批評學生,他沒選擇這樣做。我當時負責發言,他反而主動相約見面,大談教育理念,我亦趁機把難處道來。本來的師生對立,就這樣化解了。他其實毋須這樣對待我這一個抗議學生。


我感激大學容許我輕狂,這段經歷亦令我明白大學制度裏包容、體諒的可貴,一念之間,可以有截然不同的結局。若教育工作者處理學生異議的手法,不求諸教育體制,反而直接訴諸法律監禁,此誠教育界之可悲。


校委事件後,先有李國章批評學生是文革翻版、行私刑,再有劉遵義暴徒之說。兩位中大前校長作為過來人,不妨再閱蔡子強老師〈愛在漫天風雨時〉一文,希望你們記得高錕校長是如何包容校園異見。


尊重制度就不應該「等埋首副」

劉教授在文中又指學生應尊重民主制度,失敗者要大方承認結果,又以學生行動為例,歸結並非所有香港人準備好接受民主政制。我實在恕不苟同。


民主制度的結果為人所承認及服從,前提是制度能夠保障不同人的權利,平衡不同人在當中的利益。如果一個民主制度,完全忽視我的意願,無法讓我參與,甚或侵犯我的權利,欠缺令人服從的正當性,那便沒有服從制度的基礎了。這也是直接行動的來源,學生行動對與錯也好,這次事件令大家發覺原來幾個校委成員,便可以不理反對聲音閉門造車,告訴我,你們的所為何來公正?


港大委任副校長的制度,一貫由負責遴選副校長的委員會透過全球招聘並推薦,為各方默認可行。現在的問題是校委會不依慣例,押後委任一事,沒有合理解釋,只見親建制陣營連日批判薦任者陳文敏,告訴我,究竟是誰不尊重制度?


如果劉遵義認為尊重制度重要,希望他明白大學制度的價值,本來就是最大程度地容納異見、容許學生自由發展;如果劉遵義認為尊重制度重要,請說服劉太、李國章等校委尊重物色委員會的決定。如此看來,未準備好接受民主政制的,不就是一班對幕後黑手唯命是從的離地權貴嗎?這應該不算脅迫,而是很多關注大專教育人士的懇求,下一代還有沒有未來,全在你們一念之間。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