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病理學家、港大校委會前成員袁國勇教授早前辭去校委會職務時,提到這3年整個香港失去化解矛盾能力,令社會進入撕裂狀態。袁教授此番話,其實代表了不少香港人,以至局中人的心聲。
香港各政治陣營林立,由九七前已開始存在,不同陣營政見壁壘分明已成常態。但這3年來,政爭確實變得趨向兩極化,只要有不同政見團體對疊,就會成為零星衝突場面,在上兩任政府均未曾出現過這樣的狀况,是誰製造矛盾,以鬥爭為綱,我想大家心裏有數。
香港這3年以來,社會各派尚可稱為可以合作、談判的空間,甚至到黨派處理民生議題之時,已經被某些有心人添鹽加醋,塑造成敵我分明的政治鬥爭。我們現時談到2047年的前途問題,亦需要提防這些壞心腸的人借題發揮,為朋黨之私利而再打造成政治鬥爭,令香港各界無法真的理順此等重大議題。
處理前途問題,其實比政改更為複雜,實在不能單單依賴社會運動,就覺得此等問題可以取得廣泛共識。香港市民的民意固然是至為重要的因素,以決定香港的未來問題,但假使只談在港策略,而不談在世界之方略,則無法令港人在這場博弈中取得有利的位置。
談公投、修憲的路線和策略,提出新的論述路線,對香港人尋找新出路固然重要,但如何確立和增強香港的各項實力,就不是上述策略就能處理到的問題。要討論香港將來問題和定位,其實更重要的是思考香港這10年,以至到2047年之後,在中國、亞洲以至世界中扮演到什麼樣的角色。
近年開始有不少評論人和學者透過不同的研究和史料參考,強調香港在中國和世界發展所扮演的腹地角色。如今我們可否在一片大幅依賴中國的發展方向當中,走出香港獨有的道路,這才有望在整場港中博弈之中殺出一條血路。
作者是中文大學教務會學生委員
香港各政治陣營林立,由九七前已開始存在,不同陣營政見壁壘分明已成常態。但這3年來,政爭確實變得趨向兩極化,只要有不同政見團體對疊,就會成為零星衝突場面,在上兩任政府均未曾出現過這樣的狀况,是誰製造矛盾,以鬥爭為綱,我想大家心裏有數。
香港這3年以來,社會各派尚可稱為可以合作、談判的空間,甚至到黨派處理民生議題之時,已經被某些有心人添鹽加醋,塑造成敵我分明的政治鬥爭。我們現時談到2047年的前途問題,亦需要提防這些壞心腸的人借題發揮,為朋黨之私利而再打造成政治鬥爭,令香港各界無法真的理順此等重大議題。
處理前途問題,其實比政改更為複雜,實在不能單單依賴社會運動,就覺得此等問題可以取得廣泛共識。香港市民的民意固然是至為重要的因素,以決定香港的未來問題,但假使只談在港策略,而不談在世界之方略,則無法令港人在這場博弈中取得有利的位置。
談公投、修憲的路線和策略,提出新的論述路線,對香港人尋找新出路固然重要,但如何確立和增強香港的各項實力,就不是上述策略就能處理到的問題。要討論香港將來問題和定位,其實更重要的是思考香港這10年,以至到2047年之後,在中國、亞洲以至世界中扮演到什麼樣的角色。
近年開始有不少評論人和學者透過不同的研究和史料參考,強調香港在中國和世界發展所扮演的腹地角色。如今我們可否在一片大幅依賴中國的發展方向當中,走出香港獨有的道路,這才有望在整場港中博弈之中殺出一條血路。
作者是中文大學教務會學生委員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