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現時部分銀行為減低員工工作量,並達到「大海撈針」的目標,會把推銷工作外判至代理或中介公司。是次金管局要求停用中介公司,但仍然准許銀行授權代理進行銷售;但業界相信,在整頓有關中介的業務後,會令代理更規範化。
香港銀行學會高級顧問陳鳳翔指出,普通市民難以區分中介及代理。他強調,中介公司沒有獲銀行授權,亦不會知悉客戶的個人資料。而獲銀行授權的代理,普遍接受過銀行的培訓,更了解銀行產品,雖然會知悉客戶的個人資料,但同時在私隱安排上受金管局及銀行的監控。
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強調,若市民接到聲稱銀行職員的電話,不要隨便向對方披露個人資料,同時要問清楚對方的姓名及員工編號,並向銀行核實其身分。
事實上,鑑於近日出現多宗有關客戶資料被泄露的個案,金管局昨日同時宣布,銀行須審視其使用的銷售代理及銀行員工,在銷售過程中保障客戶資料及私隱安排的監控措施,並要求銀行分階段於4個月內完成檢討報告。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表示,轉移客戶資料須得客戶同意,若違反資料使用原則,私隱專員可發出執行通知,要求採取補救措施,若對方不遵守執行通知則屬刑事罪。
香港銀行學會高級顧問陳鳳翔指出,普通市民難以區分中介及代理。他強調,中介公司沒有獲銀行授權,亦不會知悉客戶的個人資料。而獲銀行授權的代理,普遍接受過銀行的培訓,更了解銀行產品,雖然會知悉客戶的個人資料,但同時在私隱安排上受金管局及銀行的監控。
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強調,若市民接到聲稱銀行職員的電話,不要隨便向對方披露個人資料,同時要問清楚對方的姓名及員工編號,並向銀行核實其身分。
事實上,鑑於近日出現多宗有關客戶資料被泄露的個案,金管局昨日同時宣布,銀行須審視其使用的銷售代理及銀行員工,在銷售過程中保障客戶資料及私隱安排的監控措施,並要求銀行分階段於4個月內完成檢討報告。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表示,轉移客戶資料須得客戶同意,若違反資料使用原則,私隱專員可發出執行通知,要求採取補救措施,若對方不遵守執行通知則屬刑事罪。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