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Prada守不住 八成貨減價 中港澳三地 降幅約一成長青網文章

2015年08月0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8月08日 06:35
2015年08月08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過去數月,在Chanel、Dior及Burberry等一眾大牌調低大中華區售價的攻勢下,意大利奢侈品牌Prada(1913)及同集團的Miu Miu最終也守不住,同時響應減價。經本報記者查詢,除中國內地外,Prada亦已調低超過八成產品在香港及澳門的出售價格,減幅約一成,而Miu Miu部分手袋價錢調低數百至逾千元。


明報記者

本報記者昨到訪Prada位於銅鑼灣的兩間店鋪,Prada此次調價表現相當低調,店內既無明顯標誌,店員亦不會主動介紹。店員稱,由於未大事宣傳,減價以來人流並無明顯增多。期內不時有來到店內購物的內地遊客,店員接待時並無做調價介紹,該遊客表示並不知道有降價,但稱「無所謂」因為肯定比內地便宜。


店員:順應歐元貶值調整

其中Prada經典款式、俗稱「殺手包」的Saffiano Lux Tote中尺碼手袋,原價為16700元,調價後為15,700元,減了1000元,降幅為6%;另一款尼龍經典手袋亦下調近1000元至6700元,即調價幅度超過10%。相比Prada,Miu Miu的調價產品範圍則較小,僅小部分手袋有調整,其中最經典的扭紋托特包款亦在其中,降幅由數百元至上千元不等。不過,店員強調並非打折,而是順應歐元貶值而做的調整。近期Prada亦曾調高歐洲及日本售價。


事實上,Prada管理層在3月份業績電話會議上就曾提及或在復活節後調低售價,惟遲遲沒有行動。經濟學人智庫首席零售分析師 Jon Copestake 表示,Prada遲遲不肯調價或與其去年利潤下滑壓力有關,希望觀察Chanel等大牌調價成果後再做決策。不過,Jon Copestake 認為 Prada 調價應是無奈之舉,因為減價通常是奢侈品牌走的「最後一步」,皆因對品牌形象傷害甚大,如今港澳及中國銷售因周邊地區貨幣貶值更是雪上加霜,Prada最終決定行動也是逼不得已。


分析師:無奈之舉 或與利潤跌有關

Prada昨公布截至7月底半年銷售初步數字,雖然收益淨額同比增4%至18.23億歐元,但其最大市場亞太區受港澳地區拖累呈現「負面趨勢」。而期內歐洲及日本收益則因匯率優勢,收益按當前匯率均增長12%。惟翻查Prada過去3年業績,大中華區銷售增長一路放緩(見圖),去年度更錄得7.3%的下跌。


調價是否可令Prada在大中華區重現增長? Jon Copestake認為,中國反貪及其股票市場近期大幅波動對港澳奢侈品市場的負面影響是「更宏觀的」,並不是簡單通過減價來解決。他舉例指,Chanel調價立竿見影,Burberry調價效果仍有待觀察,相信Prada亦面臨同樣的不確定性。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