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秋葵越來越普及,現在不少超市甚至是街市也可找到秋葵的蹤影。
秋葵雖然營養豐富而且熱量又低,但不少人仍然不太接受它那種黏糊糊的口感。
今次介紹一個秋葵咖喱,秋葵加上香料味道後,就算是對秋葵有點抗拒的人也可再嘗試一下。
■材料
秋葵 8條
免治肉碎 150克
洋葱 1/2個
紅蘿蔔 1小條
■調味
番茄醬 100毫升
薑蓉 1大匙
蒜 2瓣
咖喱粉 1-2大匙
鹽1/3-1/2 小匙(按番茄醬味道再調味)
油2大匙
辣椒 2條(去籽)
小茴香種子、香料(自選)
■做法
1. 秋葵削去蒂邊,用鹽搓擦掉絨毛,冲洗後切開一半
2. 將洋葱、紅蘿蔔切丁,薑蒜磨蓉
3. 加2大匙油將鑊燒熱後,加小茴香種子、辣椒爆香
4. 加秋葵、洋蔥、紅蘿蔔番炒2分鐘後,加入肉碎炒至變色,再加咖喱粉和鹽兜勻
5. 加番茄醬、加水至剛蓋過材料 。不用加蓋以小火煮十分鐘,不時攪拌一下以防黏底。最後加入蒜蓉和喜愛的香料,拌勻即成。
愛上秋葵 好處多
要避免秋葵黏糊糊的口感,便要減少秋葵釋出的黏液,方法是不要切得太碎和煮得太久。所以常見食法會把原條秋葵以熱水灼一下,放涼再拌醬汁來吃。想吃更清爽的口感,可先用油把秋葵煎香脆或以熱水灼1分鐘,最後才拌入煮好的咖喱,這樣釋出的黏液亦最少。肉方面用雞、豬或牛肉也可。因為是近似乾咖喱,配料要選可適合切丁的或是粒狀的,例如可用水煮鷹咀豆代替紅蘿蔔。番茄醬可用番茄意粉醬,罐頭或是新鮮番茄也可的。
先煎香或灼熱水 減少黏液
一般人初接觸秋葵多是從日本料理,但秋葵並非是日本獨有。在非洲、美洲和亞洲各地都有長久種植和食用秋葵的習慣。例如在菲律賓人會用秋葵做沙律,印度人會放秋葵煮咖喱。後來輾轉傳至美國南部路易斯安那州,秋葵成為了當地一種傳統菜色Gumbo的主要材料。Gumbo材料包括肉和西芹紅椒洋蔥,再加入秋葵以其黏性製成濃湯,吃時會配飯。不過Gumbo一般煮很長時間,材料變得很軟爛,而且秋葵的黏液更完全溶入湯中。筆者在外地旅遊時試過Gumbo,味道實在不太討好,相信不會是港人喜愛的料理。
同樣與秋葵一樣黏糊糊的包括納豆和山藥,它們的黏液都含有黏蛋白,有助穩定血糖,對於經常吸收過多糖分的城市人來說非常有益。100克的秋葵只有33卡路里,既含豐富礦物質,又含有大量食物纖維。只需吃適量的秋葵便很飽肚,加上其控制糖份吸收的特性,是有意控制體重人士的理想食物。新鮮山藥和納豆充滿黏性,日式食法直接把山藥蓉或納豆放在白飯上拌着吃。但這種吃法並不是人人都接受,可是千萬不要因為這個原因便放棄這些有益的食物。只要稍加心思烹調,就算是小朋友也可接受這些食物的。例如用山藥代替咖喱中的薯仔,不但比用薯仔更美味易入口,更可增進食慾,改善消化。至於納豆,筆者現在還沒遇上一個可以令不愛納豆的人更易接受它的食法,將來若遇到的話一定會與大家分享。都市人只要多吃這麼三種蔬菜,便可更易控制和預防文明人的「富貴病」了。
作者簡介
我哋係William&Sandy,日常無國界功能式料理,現代營養迷思反思;追求自然健康的美食主意者。cookeatponder.blogspot.hk
編輯/高卓怡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