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目前舉世的經濟評論員最關心的課題應該是中國經濟何去何從。國內A股市場大瀉對原材料市場衝擊特別巨大,以致加元和澳元大瀉。有趣的是:原來大部分主要貨幣均重返2005年的水平。相對筆者設計的標準貨幣籃子(Benchmark Currency Basket, BCB),絕大部分回歸從前。
大部分貨幣重返2005年水平
歐元和日圓在過去一年跌幅驚人,但相對2005年的水平,相對BCB亦只是跌了百分之五至六。美元夠強了吧?但其實亦不過上升了百分之七至八。加元由兌美元過一算瀉至只值76美仙,原來跟2005年基本上沒有變化;澳紙則仍上升了3%。芸芸貨幣中,人民幣原來最強,2005年至今兌BCB升逾42%;這升幅尤高於瑞郎的36%!(有興趣讀者可訪http://www.ln.edu.hk/cpps/wcu/wcu.php)
中國經濟目前處境惡劣,主要其實是源於過強的匯價。筆者奇怪人民銀行早已有日本的先例、有日圓過強打擊日本經濟的前車可鑒,為何仍甘心屈服於美國的壓力不斷讓人民幣升值。
我估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改委) 和人行深信,人民幣上升雖打擊出口,但透過刺激內需仍可維持7%或以上的增長。他們相信由內需取代外需可帶動經濟轉型,亦會為廣大國民所歡迎。然而,發改委低估了外需收縮帶來的連鎖反應。表面上,出口對中國經濟成長牽引的系數並不很大。如果真能以內需取代,以更值錢的人民幣改善國民生活質素,其實頗為理想。
可惜National Income Accounting(國民收入會計)的數字太流於表面。2012年《經濟學人》有一篇報道(China's consumer-led growth, Oct 20),引用國家統計局的數字,指當年首三季的經濟增長由消費帶動,足以解釋55%的增長,高於投資帶動的經濟增長。如此看來,出口低迷一點問題理應不大。
內地出口放緩 打擊消費投資
然而,實情是出口大幅放慢,一會打擊消費、二會打擊投資。當製造業萎縮裁員,甚至廠商紛紛倒閉,不單被裁的會減消費,銀行壞帳亦會上升導致放貸意欲下降,何况私營部門生意不佳,投資活動亦會下跌。
政府其實可以增加環境保護方面的基建投資,藉以紓緩當前的問題,但催谷股市刺激內部消費則肯定是大錯。如果國家不正視匯價過強的問題,筆者對中國中短期的經濟難以看好。
嶺南大學兼任教授
[何濼生 濼觀天下]
大部分貨幣重返2005年水平
歐元和日圓在過去一年跌幅驚人,但相對2005年的水平,相對BCB亦只是跌了百分之五至六。美元夠強了吧?但其實亦不過上升了百分之七至八。加元由兌美元過一算瀉至只值76美仙,原來跟2005年基本上沒有變化;澳紙則仍上升了3%。芸芸貨幣中,人民幣原來最強,2005年至今兌BCB升逾42%;這升幅尤高於瑞郎的36%!(有興趣讀者可訪http://www.ln.edu.hk/cpps/wcu/wcu.php)
中國經濟目前處境惡劣,主要其實是源於過強的匯價。筆者奇怪人民銀行早已有日本的先例、有日圓過強打擊日本經濟的前車可鑒,為何仍甘心屈服於美國的壓力不斷讓人民幣升值。
我估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改委) 和人行深信,人民幣上升雖打擊出口,但透過刺激內需仍可維持7%或以上的增長。他們相信由內需取代外需可帶動經濟轉型,亦會為廣大國民所歡迎。然而,發改委低估了外需收縮帶來的連鎖反應。表面上,出口對中國經濟成長牽引的系數並不很大。如果真能以內需取代,以更值錢的人民幣改善國民生活質素,其實頗為理想。
可惜National Income Accounting(國民收入會計)的數字太流於表面。2012年《經濟學人》有一篇報道(China's consumer-led growth, Oct 20),引用國家統計局的數字,指當年首三季的經濟增長由消費帶動,足以解釋55%的增長,高於投資帶動的經濟增長。如此看來,出口低迷一點問題理應不大。
內地出口放緩 打擊消費投資
然而,實情是出口大幅放慢,一會打擊消費、二會打擊投資。當製造業萎縮裁員,甚至廠商紛紛倒閉,不單被裁的會減消費,銀行壞帳亦會上升導致放貸意欲下降,何况私營部門生意不佳,投資活動亦會下跌。
政府其實可以增加環境保護方面的基建投資,藉以紓緩當前的問題,但催谷股市刺激內部消費則肯定是大錯。如果國家不正視匯價過強的問題,筆者對中國中短期的經濟難以看好。
嶺南大學兼任教授
[何濼生 濼觀天下]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