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由VAS(增值服務)供應商開始,轉型成跨平台解決方案供應商,說穿了都只是替他人作嫁衣裳,本土科網公司Mtel行政總裁黃明威Willy表示,在太太突然問他為甚麼公司沒有自家APP下,「頓悟」科網企業不能只是「揼石仔」,要靠創意編寫屬於自己的APP,不少港人熟悉的Movie Express App便是出自他團隊的手筆。最近流行的為屏幕截圖App — WhatsCap。
Mtel 主要以協助客戶製作企業方案為主,5年前開始研發屬於自己的App,至今已研發出9個,範疇包括電影、屏幕截圖、足球及聊天等(見表)。當年突然有製作自家App的概念,Willy指原自於太太的一番話,「有一日我和太太食早餐,她突然說『你常說自己幫了許多客人很厲害,但為甚麼那些受歡迎的App,如Draw Something、Instagram、Angry Birds等沒有你參與?』我那時呆了,答不出半句話。」
增同事歸屬感 Cap圖App誕生
加上有時客戶的要求,如加入某些元素,使最後製成品與團隊的想法有偏差。在認真想過後,Willy覺得既然自己想法會較好,倒不如製作一些自己的產品,亦希望自家產品能成助客戶參考,為他們提供更有建設性及實在的意見。Mtel於是開始設計屬於自己的App,而第一隻自家App Movie Express亦於2010年底面世。
Willy形容WhatsCap的出現最為特別。去年公司為了增加同事的歸屬感,加上不想他們只是「為做而做」,便詢問他們有沒有App想編寫。約1至2星期後,有同事突然衝入Willy的辦公室,指近來愈來愈多人Cap圖,但市埸上卻沒有一個可以將這些Cap 圖和改圖放在一起,再供大眾分享至社交媒體的平台。「既然他們很想做這件事(Cap圖App),而又會令他們覺得自豪和滿足,那便去做吧!」
迎合機遇 多方向發展
研發團隊通宵達旦,終在1個月內將WhatsCap做起,而下載成績亦非常理想。「這個App不單帶來很好的成績,亦改變了廣告文化。」傳統的廣告會以橫幅式形式出現,但自WhatsCap推出後,溶入式廣告逐漸受客戶歡迎,亦即是說透過一些改圖等作軟性宣傳,使廣告模式靜靜地起了變化。
由Movie Express到最近推出的聊天App — PURE,甚至將會出現的Money Talk,每一個自家App的範疇均明顯不同。Willy表明沒有特定做哪一個市場,「有時是一個機遇」,就好像BUY原創×生活般,是某天他跟太太去石硤尾JCACC(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啟發出他建立一個「非賺錢」的平台幫助本地創作人宣傳及賣買。
問他如何確保每個自家App能有收入,他說﹕「開發自家App的重點不是在於賺錢,而是希望藉著開發自家App來得知如何營運、吸引人流、保持人氣等。這些經驗均令我們更加明白客戶的需要,而非一般的按本子辦事。」Willy亦強調製作APP絕不是「玩玩具」,團隊必須認真和一致。故此Mtel會不斷為自家App進行優化,增加用戶體驗。例如上月便優化Movie Express,增加多項優惠如儲分送飛等,及與電盈(0008)旗下的now TV合作,為用戶提供在家觀賞電影的功能。
「我們不只是生產者」
雖然Mtel逐步發展自家App業務,但公司仍有八成收入來自幫企業製作方案,同樣不能馬虎。「公司絕不會只跟隨客戶的方案做事,就好像一間屋要裝修,我們不會你要我們怎樣裝修,我們就怎樣裝修,我們並不是一名生產者這麼簡單。」Willy認為製作App就像生小朋友一樣,雖然概念有很多,但怎樣去養育、去讓他成長才是更重要。他期望將來自製App和幫人製作兩項業務的比例能各佔五成。
明報記者
[連綽瑤 新經濟新天地]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