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屠海鳴﹕大學校園不應成政治角力戰場長青網文章

2015年08月1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8月10日 06:35
2015年08月10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最近發生在香港大學的事情再次成為輿論的焦點。被指具有公民黨黨員身分(編者按:陳文敏於本報8月5日〈聆聽〉一文中否認自己是公民黨黨員)、卻不具有博士學位的港大法律學院前院長陳文敏,成為港大學術及人力資源副校長的熱門人選。港大校務委員會投票決定:先任命首席副校長,再任命學術及人力資源副校長。然而,陳的支持者卻等不及了。7月28日傍晚,幾十名學生和一些校外人士衝入校委會會議廳,要求委員們接受質詢,禁止離開。混亂中,有教授受傷倒地,卻被阻止救援,並被投擲膠水瓶;有校委身體不適,被要求下跪求饒才准離開;有校委保護麥克風,遭到襲擊,衣服亦被扯爛……此情此景,筆者贊同校委會成員之一的李國章先生的評論:如同「文革」再現,「紅衛兵」出世。


此事的不斷發酵,引發了香港各界的諸多評論,也促使人們思考:大學是幹什麽的?校園是政治角力的戰場嗎?

大學是幹什麽的?

「大學」的本意是指「博大的學問」。也就是說,大學是做學問的地方,也是老師向學生傳授學問的地方。這些「學問」包括哪些內容?《禮記.大學》寫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明德」就是彰明德行,先完善內在德智的修養,然後推己及人。「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香港大學校訓「明德格物」正是出於《禮記.大學》。


由此可見,「大學」所指的「博大學問」,並非僅僅指「知識」,更重要的是品德,德才不可偏廢。如果有才無德,只會培養出不可一世、恣意妄為的「混世魔王」,對社會的破壞力更大。古往今來,這樣的教訓不勝枚舉。


「香港第一學府」如今什麽樣子?

港大遴選風波發生後,不同陣營的港大校友亦相繼發起了聯署行動。


筆者注意到包括兩位港區人大代表、前保安局長李少光和前自由黨主席劉健儀等103位校友8月6日的3點聯署聲明,表明維護大學的核心價值,支持學術自由和院校自主,强烈反對使用暴力和尊重校委會成員決定。校友們的這個聯署聲明客觀、合法、合情、合理。如今的港大政治化傾向愈來愈嚴重,已經背離了大學的辦學宗旨,變成了政治角力的戰場。


香港的大學政治化傾向早已出現。2011年香港大學百年校慶,當時的校長徐立之被要求「下台問責」;去年浸會大學舉行畢業禮,有學生持黃傘上台,陳新滋校長拒絕為其頒發畢業證書,反而備受非議。徐立之、陳新滋都是學術泰斗,不堪侮辱和人身攻擊,最終心灰意冷,掛冠而去。此次港大學生衝擊校委會事件後,身兼校委的袁國勇教授也辭任校委一職。「學術教授」被趕走,「政治教授」出風頭,已經屢見不鮮。


港大現任校長馬斐森是英國人,其政治立場也十分鮮明。港大學生會刊物《學苑》鼓吹「香港自決」、「城邦自治」,發布「港獨」言論。被特首點名批評後,馬斐森撰文說「香港大學生應該成為世界公民,而不是中國公民」,指梁振英關注「港獨」是意識形態的表現。


此次衝擊校委會事件的背後更有激進組織策劃。當晚的錄影顯示,事件發生5小時前,去年非法「佔中」的活躍分子、港大學生會的骨幹就公開說「就算衝入或佔領會場,也在我的接受範圍之內」,有意提醒「熱血公民」等「港獨」組織聲援。事發前20分鐘,有人以去洗手間為由,打開大門,讓激進學生和不明身分的校外人士衝進會場。事發後遭到公開譴責,擁有公民黨身分的反對派領導人馬上跳出來,指摘校委會拖延副校長任命違反正常程序。事實上,港大校委會的議事程序和規則均是參照英國議院制度,違規的並非校委會,而是衝擊校委會的學生,反對派的指摘明顯帶有政治傾向。


陳文敏何去何從?

此番「港大風波」的焦點人物是陳文敏。對於有人質疑陳文敏是「政治教授」一說,陳近日撰文「澄清」,但此次「澄清」卻讓人難以信服。


陳文敏說:「首先,自己並非公民黨黨員,亦從來沒有加入任何政黨。」但有資料顯示公民黨於2006年3月19日成立時就向外公布了16人的主要成員名單,陳文敏赫然在列。


陳文敏說:「第二,我從沒有和公民黨或任何政黨討論佔中或副校長任命之事。」事實上,陳任法律學院院長期間,該學院副教授戴耀廷組織「佔中」行動,陳非但沒有質疑他無法履行教職,仍支付高薪厚酬,更為其「佔領中環」的書寫序。其次,公民黨組織的「港大校友關注組」,既出錢在報章刊登廣告,力挺陳文敏上位,又派人與港大學生包圍校委會會場,向校委施壓。配合如此默契,事先「沒有討論」是不可信的。


陳文敏說:「第三,我亦沒有如來論所說為公民黨組織的街頭『公民大課堂』演講。」但本港多家媒體曾報道過,「佔中」前期,公民黨組織的街頭「公民大課堂」,第一課就是由陳文敏主講。


另有傳聞,戴耀廷曾向港大提供145萬港元的「匿名捐款」,其中30萬元由陳文敏接收,令人質疑他是否觸犯《防止賄賂條例》。對此,陳文敏沒有「澄清」。


陳文敏沒有博士學位,且在任法律學院院長期間,學院的評分直線急跌,被中大法學院拋離,被城大法學院「逼近」,其能力備受質疑。這次,他又拋出這麽多謊話,可見此人品德不佳。


陳文敏如果「霸王硬上弓」,爭議和質疑不會停止,港大的百年來經營的學術地位、國際聲譽、理性思辨的傳統都會受到衝擊,也是對港大「明德格物」校訓的極大諷刺,更會加劇港大的政治化。陳文敏如果真如所言「不看重」是否被委任,就該急流勇退,平息事態。港大的高層、教師、學生、校友和關心港大的各界人士都應深思:大學校園難道要被政治勢力所控制嗎?


作者是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 香港總會常務副會長、香港僑界社團聯會永遠名譽會長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