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重質先於量 才能建立口碑長青網文章

2010年09月2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09月22日 08:32
2010年09月22日 08:32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李子揚:如果你已進入中國市場一段時間,你就要留意市場的「風」,意思是跟隨並配合政策。1996年以前,中國對獵頭公司存疑,之後開始了解和接受,那你就要作適當的定位和鋪排。第二,培育人才也很重要,寶潔就是好例子。第三是堅持往對的方向走,重質先於量,說到底,企業口碑是最重要的。

有了質 量自然會來

重質先於量的意思是我們沒要求達到多少營業額,最重要反而是每一個客戶都開開心心,十分滿意。有了質,量自然會來。這也是我當時新入行6個月的體驗,我專心致志為客戶提供服務,他們便決定以後繼續請我做獵頭顧問。所有新入行的人最初都沒有客戶,客戶都是靠你不遺餘力提供優質服務,積累而來的。面對客戶的心得是,你要願意聽、願意想、願意傾,並以比客戶低半格的心態來跟客戶接洽。不是要妄自菲薄,而是要明白到你的成功是建基於客戶的成功之上,你一定要先幫助他成功,你才會成功。這些都是我經常提醒員工的地方。

客人利益行先 視為可靠顧問

我們獲得最佳獵頭公司的銜頭,在其中兩三個範疇表現特別出色,候選人認為我們是職業輔導專家,例如有三四家獵頭公司向同一人挖角,他會覺得我們公司最了解他,最懂得為他設想,作出合適的建議。他知道我們不會只求促成生意,而勉強給他一些不合適的職位;他並會請我們與他會面半小時,諮詢就業前景和選擇。

事實上,如果工作不適合他,他做了三四個月便離職,我們也會損失客戶。這就是我們必須注重客戶利益(馬),才能為我們公司(車)帶來利益,而不是把車放在馬的前頭。

品牌方面,我們在全球54個國家,設有86個辦事處,論全球化應是全球頭一二名。在客戶心目中,我們的足跡遍天下,他需要印度人才,打電話給我就可以了,我便聯絡印度的辦事處。此外,大部分獵頭公司只在客戶心目中有定位,在候選人心中卻沒有。但我們卻同時努力成為候選人最好的職業輔導者。因為付錢的是客戶,所以很多獵頭公司只重視客戶利益,但我們認為稱職的媒人要做到雙贏,而非單贏。由於我們善待候選人,因此即使候選人刻下工作愉快,沒打算轉工,也會願意接聽我們的電話,看看有什麼好機會。

可靠也是我們的品牌特質。我們一定會查候選人的學歷,不會信片面之詞。我們會電郵那家大學查詢,若不得要領,則會進一步打電話甚至託海外分公司前往查詢。只有維持高度的專業水準,品牌才有價值。客戶覺得只要委託了安立國際,就可完全放心。

在中國我們目前只有上海、北京和香港3個辦事處,隨着中國經濟不斷發展,展望未來幾年可能還要考慮在廣州、成都、重慶設立據點。

品牌最重要還是口碑,品牌建立是一種堅持。我們跟顧問說,不一定要推薦最貴的人選,我們反而要推薦背景和能力最配合的人選,即使那會影響我們的收入。新來的顧問以為這只是隨口說說,但當我們一直以身作則,他們就會信服,並作出相同的選擇,那樣才能漸漸建立口碑。所以品牌是需要堅持5至10年才能成形。

做獵頭公司有什麼竅門呢?例如瑞士公司想聘亞太區總經理,此瑞士公司也很知名,但論規模卻及不上候選人正任職的美國公司。那如何打動候選人?候選人是新加坡人,但被公司派往日本救亡。

可是救亡成功後,公司仍想他留在當地,然而他希望返回祖家,和家人團聚。我們便告知客戶,瑞士公司說他最好身處中國,但如果不行,則新加坡也是可以接受的。我們要做的工作,是了解彼此內心最深處的需要,令雙方能各取所需,並在較不重要的環節作出讓步。瑞士公司還表示會讓候選人成為執行委員會裏的第一名中國人,他在美國公司一直做不到,是以也覺得吸引。自此,他成為環球的管理層之一,是公司裏頭幾名的話事人,事業階梯自然是更上一層樓。

視客如貴賓 不只是求職者

其他獵頭公司若不了解候選人的深層需要,就無法促成這次轉職。從打第一個電話起,我們便要想方設法打探對方的想法。甚至他沒有想到的,也要為他設想。例如候選人想轉職某處,但公司的研究員發現那職位對他來說太低級,也會勸阻他。我們的研究部要有這個能力,否則就談不上「最好的職業輔導者」。我們希望候選人和客戶都得到最高的價值,從而我們就會得到應有的回報。即使是最基層的接待員,也要有最優質的服務心態。我們給接待員的訓勉是:每個前來接待處的候選人,都是我們的貴賓,而不是求職者。我們要令他賓至如歸。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