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王慧麟﹕走鋼線的選戰長青網文章

2015年08月1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8月11日 06:35
2015年08月11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臨時選民登記冊公布之後,對泛民來說,是一場噩夢。一方面,青年選民並不如預期般大幅增加,對今年至明年選舉無疑是壞消息,更重要的是各種各樣的幽靈選民埋伏在登記冊中,而泛民支持者卻對此無能為力。


《明報》早前幾天的頭條故事,是在地區層面上,一直盛傳的「製造」選民方式。例如利用虛報地址、利用假身分、一屋多姓等等。至於利用老人院的老人作登記,本來是迹近「城市傳奇」式的故事,一早在政界流傳,只是未經傳媒證實而已。但是,最近地區上,流傳一種更深一個層次的政治操作。


這個外界難以察覺的操控方式,就是「選民乾坤大挪移」。顧名思義,就是有「大莊家」,手上有比較多可以操控的選民。「大莊家」先把他們登記在某區某處。在臨時選民名冊截止改動之前,因應不同地區選舉形勢之需要,就把手上一大堆選民,轉移至某一個可能競爭相當激烈的選區,以作選票灌水之用。而且,為確保選舉事務處難以「抽秤」,這些「大莊家」就會租用該區大單位作「員工宿舍」之用,以迴避所謂一屋十二姓之問題。至於「大莊家」是什麼類型的社會團體,地區人士大多理解,不言而喻。


幽靈選民出現 致選舉變質

假如這類傳言屬實,再加上近期媒體的偵查報道,我們應該關心的,不止是數字上,選民人數增減問題,而是有組織及有勢力的人士介入,令選舉更不公平。理論上,香港的選舉法例相當嚴格,但為了鼓勵更多市民登記做選民,政府對此一直相當寬鬆,加上市民是否登記,本是其權利,若政府限制多多,左查右查,不斷證明自己是自己,自己是自願登記做選民等,反而是侵害了市民的政治權利。


然而,當這些權利遭到有組織及有勢力人士濫用之後,近幾年的選民登記不單成為某些人士需要「交數」的政績,更成為了幽靈選民,按需要搬往某區以助某位候選人,這場選舉已經變了質。因為當大部分選民仍然按着本子,按自己心頭好去揀候選人之時,隨時就有一大堆「街坊」忽然出現,按「大莊家」的需要而投票,而這些「街坊」根本上對該區毫無感情,更何况是所謂盡公民責任去投票呢?


當然,我不是說,要泛民杯葛區選,向愈來愈多走鋼線的事情說不,但是,以現在的政治氛圍,對泛民相當不利,而似乎選舉事務處對此亦束手無策。泛民除了不斷向選舉事務處施壓,逼它們盡全力查處選民登記的種種亂象之外,當局及政黨亦應要思考,是否仍有必要以「信任制度」(honour system)來處理選民登記。


但更重要的是,當選舉之中,愈來愈多人走鋼線,愈多愈多古靈精怪的亂象時,青年更應反問自己,假如真的是相信命運在我手,自主創未來的話,為何連選民登記也懶得做?難道看到上述的亂象,感到開心又舒服嗎?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