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筆者在學的年代,小學之上有純學術的文法中學、在學術之外提供部分職業技能訓練的工業中學,以及以實務科目為主的職業先修學校。所有中五學生參加會考,部分學生以會考成績報考本地理工學院的高級文憑課程;會考成績好便升讀中六,部分中六生應考「高等程度會考」來報考中文大學,又或以優異會考成績參與暫取生計劃,完成中六後入讀中文大學;又或在中七時應考「高級程度會考」來報考香港大學,或入讀本地理工學院。
過往升學提供不同出路
現在回看,雖然升學途徑看似複雜,卻提供不同的出路,包括理工學院和大學所提供的高級文憑、學位課程,學生可視乎學習能力和發展方向,在中五、中六或中七完成中學課程,再選擇適合的大專學院繼續學業。
新高中缺乏職業相關培訓
反觀現時的新高中課程,所有中學生都統一在中六完成中學課程,中、英、數、通識四個主科的要求都統一,考中學文憑試,經聯招派位至本地多間受資助的大學;再加上現時家長的觀念都認為,完成大學課程是職場的最低要求,所以在中學階段和職業相關的課程都被輕視了。中學變成是普及教育,大學的學士課程或社區學院的副學士課程,才提供和職業相關的培訓。
想深一層,不是所有職業相關的課程都需要學士或副學士程度,例如被普遍分類為藍領的職業,令學生浪費了讀學士或副學士的時間和金錢;又或這些課程因而式微或消失,令相關行業沒有新血,這個現象已反映在這些藍領從業員和大學畢業生的薪金上。可見本地的新高中缺乏職業相關的培訓,和現實職場的需求脫節。
香港對IBCP課程無需求
看看IB方面,2006年開始加入新的IBCP(IB Career-related Program)課程,讓學生在中學階段修讀學術之外的職業相關課程,可見國際教育家看到在中學階段有提供職業相關培訓的需求。現時全世界只有68間學校提供IBCP課程,香港一間都沒有,亞太區亦只有一間位於澳洲,其餘的都在歐美國家。從實際角度來看,家長投入大量資源讓子女入讀IB學校,都是為了讓子女以IBDP成績報考本地和海外大學,所以本地應無報讀IBCP的需求,亦沒有學校提供這個課程。
升讀大學未必是唯一出路
雖然如此,IBCP的出現給本地家長的啟示,是子女的培訓不僅只有學術,尤其四個主科。部分學生在中學階段接受職業相關的培訓可能更適合,升讀大學未必是唯一出路。
作者簡介﹕本科專研IT,曾任教多間大專院校,自女兒入讀保良局蔡繼有學校後,愛女心切,轉攻IB
文﹕邵海祥
過往升學提供不同出路
現在回看,雖然升學途徑看似複雜,卻提供不同的出路,包括理工學院和大學所提供的高級文憑、學位課程,學生可視乎學習能力和發展方向,在中五、中六或中七完成中學課程,再選擇適合的大專學院繼續學業。
新高中缺乏職業相關培訓
反觀現時的新高中課程,所有中學生都統一在中六完成中學課程,中、英、數、通識四個主科的要求都統一,考中學文憑試,經聯招派位至本地多間受資助的大學;再加上現時家長的觀念都認為,完成大學課程是職場的最低要求,所以在中學階段和職業相關的課程都被輕視了。中學變成是普及教育,大學的學士課程或社區學院的副學士課程,才提供和職業相關的培訓。
想深一層,不是所有職業相關的課程都需要學士或副學士程度,例如被普遍分類為藍領的職業,令學生浪費了讀學士或副學士的時間和金錢;又或這些課程因而式微或消失,令相關行業沒有新血,這個現象已反映在這些藍領從業員和大學畢業生的薪金上。可見本地的新高中缺乏職業相關的培訓,和現實職場的需求脫節。
香港對IBCP課程無需求
看看IB方面,2006年開始加入新的IBCP(IB Career-related Program)課程,讓學生在中學階段修讀學術之外的職業相關課程,可見國際教育家看到在中學階段有提供職業相關培訓的需求。現時全世界只有68間學校提供IBCP課程,香港一間都沒有,亞太區亦只有一間位於澳洲,其餘的都在歐美國家。從實際角度來看,家長投入大量資源讓子女入讀IB學校,都是為了讓子女以IBDP成績報考本地和海外大學,所以本地應無報讀IBCP的需求,亦沒有學校提供這個課程。
升讀大學未必是唯一出路
雖然如此,IBCP的出現給本地家長的啟示,是子女的培訓不僅只有學術,尤其四個主科。部分學生在中學階段接受職業相關的培訓可能更適合,升讀大學未必是唯一出路。
作者簡介﹕本科專研IT,曾任教多間大專院校,自女兒入讀保良局蔡繼有學校後,愛女心切,轉攻IB
文﹕邵海祥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