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為配合亞運要求,3個已規劃的新體育場館需要提升設備,涉及資金高達85億元,開支是3個場館興建成本8.2億元的10倍。3個場館分別位於馬鞍山、大埔和天水圍,每個場館的觀眾席需要由原來的500至800座位增加至3000座位,其中1000個為臨時座位,於亞運後可回復作運動場設施。政府消息人士解釋,亞運場館需要配備副場、藥檢室等設備,樁柱位置亦與一般場館不同,令成本大幅增加逾10倍。
維園網球中心33億改建
除了上述3個場館,政府亦會在荃灣和啟德興建兩座室內運動場,兩個場館分別可容納1600人和2000人,建造成本合共47.3億元,亦會在深水埗斥資16.2億興建一個可容納2000人的曲棍球場。
至於維園的網球中心,由於目前只可以容納3700人,未達亞運標準5000人,故亦需要斥33億元改建,而該網球中心改建後,同時亦符合國際職業網球聯會(ATP)要求,可舉辦ATP計分賽。
政府消息人士稱,按目前人口與體育場館比例,政府尚需建19場館,而目前康文署轄下場館於熱門時間租用率達八成,相信建新場館能解決場地不足問題。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