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雖然政府估計申辦亞運的直接開支及營運成本高達145億元,多個政黨昨日都沒有明言反對,但擔心政府好大喜功,最終會虎頭蛇尾,要求政府提供詳細財務報告,交代每項開支內容。多名議員把申辦亞運與民生政策連結,如要求政府把興建選手村交由公營機構負責,待亞運後把選手村變居屋發售,利市民上樓。
倡選手村變居屋發售
公民起動何秀蘭指出,明白舉辦盛事未必會達到收益平衡,但關注開支是否用得其所,她提醒政府不要「盛事爽手、扶貧呻窮」,當社會要求扶貧時就「石頭鑽不出血」。她認為政府應放棄以補地價方式與發展商合作興建選手村,以免引來官商勾結的批評,何秀蘭及工聯會王國興都建議在亞運後把選手村變成居屋單位發售。
王國興認為政府應以慎重穩妥的態度決定是否申辦亞運,批評現有體育場地設備差,如元朗大球場完全沒上蓋、更衣室設備欠佳等,「若用來舉辦亞運足球賽,真令人笑甩牙、好擔心會丟架」。他認為政府須考慮申辦亞運的實力,不應好大喜功、虎頭蛇尾。
民主黨甘乃威則擔心政府低估開支,因建築費或會不斷上升,又指現時紅館、伊館等體育場地,每年舉辦商業遠較體育活動多,擔心擴建場館會變成「大白象」。
公民黨陳淑莊擔心亞運會變成燒銀紙、放煙花式的盛事,政府須顧及體育長遠政策發展,民主黨黃成智質疑政府申辦亞運只為自己臉上貼金、戴光環,但卻沒有做好地區設施推廣,市民會很反感。民建聯葉國謙表示,亞運開支基本上可以接受,期望政府透過亞運可推動體育發展。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