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外資不信重組概念 不宜大注長青網文章

2015年08月1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8月11日 06:35
2015年08月11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恒指昨日跌31點,收報24,521點,成交金額802億元。航運股停牌進行重組,中國神船或神運勢將面世,國企重組概念火速熱炒,A股急升近5%,成交激增。港股這邊卻依然跌不落也升不起,恒指初段低見24,135後回穩,收復失地卻未有力上攻,但連續兩個交易日上升比例超65%,市底確實改善了。市傳國企改革頂層方案已獲國務院批准,加上中海及中遠兩大集團旗下公司又火速停牌搞重組,內地一直觀望的資金蜂擁入市。中央對股市由守轉攻,想法可能是搞國企重組,引大家熱炒到較高水平後就圈錢走,短期跟炒無妨,但千萬別對這種升市太認真。


周末期間中國消息面偏淡,7月份出口暴跌8.9%,CPI升至1.6%而PPI跌幅又擴大至5.4%,均反映實體經濟極度疲弱。這幾年經濟差就是股市的好消息,A股亦延續這個傳統,再加上出動國企改革這個大概念,A股一天便升5%,兩市成交額由9000億元人民幣躍升至12000億元人民幣,技術走勢直接挑戰雙底頸線。


國企改革的主線,原本是一帶一路,把幾家企業合而為一後走出去搶生意,但頭炮的中國中車(1766)至今最大的訂單還是來自香港的港鐵(0066),與中國關係極好的泰國,亦把高鐵訂單給了日本,可見中國企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有多強。當然,一次失手不一定代表實力有問題,現在就看印尼的高鐵項目花落誰家。


中遠中海合併難左右大局

至於今次的主角航運股,兩家企業多年來的核心業務皆難以獲利,合併後是否就會大不同?筆者對航運業認識不多,但剛公布中期盈利增長逾30%的東方海外(0316),其署理財務總裁董立新回應得比較簡單直接。他稱,航運業是高度國際化和競爭的行業,全球集裝箱航運市場有多達十幾家重要企業,即便中遠與中國海運整合,亦不會令整個市場局面帶來太大變化。


國企內地壟斷 削海外競爭力

董立新的觀點正好點出了國企的核心問題,就是競爭力不足。國企在內地有無可比擬的壟斷優勢,毋須競爭令質素每况愈下,一旦出海便只能是輸家,至今未見有何國企出海成功的個案。兩家甚至多家競爭力不足的國企合併,不可能一加一大於二,等於二亦機會有限。只是炒就炒,大家也不會抱着持有的心態,也就毋須理基本因素。


外資對A股有保留

其實國企還是留在內地較為安全,而改革除了想出海外,亦有產業整合、提升行業集中度。水泥業其實已開始進行,海螺(0914)便入股了西部水泥(2233),中國建材(3323)亦希望把山水水泥(0691)收歸旗下,只是前者順利而後者阻力重重。因此,論炒作對象,內地產能嚴重過剩的或許爆發力更佳,正如本欄此前建議留意一些傳統經濟而跳樓價的股份。


說回市况,A股明顯有所不同,在中證監把一眾令股市下跌的帳戶關閉、國企改革概念又似能燃起股民貪念後,再加上定向發行4隻合共2000億元的基金又從側面進攻,A股大升獲大成交增加配合。樂觀看,港股這邊亦能延續上周五升勢較全面的勢頭,大家比較願意入市,成交亦算是回到800億元水平,但這可是在A股飈升5%的背景下出現,反映外資對於A股升勢的態度多麼有保留。港股始終由外資主導,故炒還炒千萬別大注。


[江宗仁 還看今朝]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