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因為有參與政府委員會或公營機構董事會工作,不時要出席官式會議。每次到達開會地方,第一件做的事是看座位表,尋找自己的位置。某些較大的委員會,委員人數可超過20多人,加上政府代表和工作人員:巨型的會議桌、三、四十張椅子,會場的門口都可以有兩個。若不弄清楚要去的位置,貿然步進會議廳,只會搞到迷失方向、造成尷尬。
幸好政府機構開會時排座位表的邏輯很簡單:中央是主席,左右是副主席、司庫等有職位的委員,旁邊是官方的正式代表,應該是司長局長常任秘書長署(處)長或其指定的代理人,不包括工作人員。
政府機構 編排有既定邏輯
兩旁是委員們,次序按委任日期排列,年資愈深的愈接近主席的中央位置。最後是秘書處和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敬陪末座、沒有自主的發言權,理論上他們出席是為了會議期間幫忙拿資料,和會後好辦理跟進工作。
如果有例外,那會是傳遞着某種信息:破格的人士可能將升官,又或者是該委員快會被委任接替主席、副主席及司庫等位置。
私人機構小公司較隨意
相比之下,私人機構開會就沒有那麽明確的規矩。當然最簡單的可以是完全隨意及隨機,一些規模比較小或刻意追求文化年輕化的公司,很可能屬於此列。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人總是喜歡甚至需要排高低前後,英文稱之謂hierarchy(階級組織),或是更直接的說pecking order。在較大型的機構內,開會排座位更可以是處理人事關係的一環。
機構內部工作人員層面的會議如是,涉及老闆級人士或海外來賓的場合就更加要留心。我曾出席過某董事會會議,座位之編排可見其心思。
長方形的會議桌,左端是主席。主席倚重辦事得力的總裁,總裁也坐在左端,但並非完全平排,而是主席較為靠中,總裁略偏側。從別人看來,清楚感覺到總裁的工作是輔助主席。會議桌較長的兩邊,一邊是海外來的董事,其中某國際金融機構代表坐得最「前」,就在主席旁邊。還有幾位德高望重的本地領袖,與海外人士坐在同一邊既是表示尊重,也好讓他們幫忙招呼來賓。
在長方形會議桌另較長的一邊是公司的高層,身分是當然董事或特別顧問,按職位高低排列,還有幾位非執行董事,次序則按年齡。而在右端,公司的職員和律師等工作人員擠在一起,明顯與其他與會人士身分不一樣。
人追求平等,但又需要排次序、需要感到自己在衆人之中的位置,何其矛盾?
法律界人士
[李律仁 法律金融]
幸好政府機構開會時排座位表的邏輯很簡單:中央是主席,左右是副主席、司庫等有職位的委員,旁邊是官方的正式代表,應該是司長局長常任秘書長署(處)長或其指定的代理人,不包括工作人員。
政府機構 編排有既定邏輯
兩旁是委員們,次序按委任日期排列,年資愈深的愈接近主席的中央位置。最後是秘書處和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敬陪末座、沒有自主的發言權,理論上他們出席是為了會議期間幫忙拿資料,和會後好辦理跟進工作。
如果有例外,那會是傳遞着某種信息:破格的人士可能將升官,又或者是該委員快會被委任接替主席、副主席及司庫等位置。
私人機構小公司較隨意
相比之下,私人機構開會就沒有那麽明確的規矩。當然最簡單的可以是完全隨意及隨機,一些規模比較小或刻意追求文化年輕化的公司,很可能屬於此列。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人總是喜歡甚至需要排高低前後,英文稱之謂hierarchy(階級組織),或是更直接的說pecking order。在較大型的機構內,開會排座位更可以是處理人事關係的一環。
機構內部工作人員層面的會議如是,涉及老闆級人士或海外來賓的場合就更加要留心。我曾出席過某董事會會議,座位之編排可見其心思。
長方形的會議桌,左端是主席。主席倚重辦事得力的總裁,總裁也坐在左端,但並非完全平排,而是主席較為靠中,總裁略偏側。從別人看來,清楚感覺到總裁的工作是輔助主席。會議桌較長的兩邊,一邊是海外來的董事,其中某國際金融機構代表坐得最「前」,就在主席旁邊。還有幾位德高望重的本地領袖,與海外人士坐在同一邊既是表示尊重,也好讓他們幫忙招呼來賓。
在長方形會議桌另較長的一邊是公司的高層,身分是當然董事或特別顧問,按職位高低排列,還有幾位非執行董事,次序則按年齡。而在右端,公司的職員和律師等工作人員擠在一起,明顯與其他與會人士身分不一樣。
人追求平等,但又需要排次序、需要感到自己在衆人之中的位置,何其矛盾?
法律界人士
[李律仁 法律金融]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