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恒指跌22點,收報24498點,成交金額961億元。人民幣中間價昨日大幅下跌1.86%,是歷來最大跌幅,由於事出突然,金融市場有點反應不過來,既不知是一次性還是趨勢性,自然就不懂如何部署,中港股市皆相當反覆,最終同樣原地踏步。人民幣全日受壓,收市後人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強調,這是一次性調整非趨勢性貶值,惟離岸價曾跌破6.4水平,較在岸低出逾1%。筆者認為,中央確實是希望一次性貶值到位,但是否成功,不一定中央說了算。
中國面對的窘局其實人盡皆知,經濟本就不行,加槓桿也拉不動,還要自制股市泡沫又親手刺破,平白無端花費數以萬億來救市。這種基本面,怎麼可能跟美元平起平坐?當加入SDR被延遲9個月,市場很自然猜想以美國為首的IMF「明玩」中國。既然如此,中國也就不再死撐,把中間價大幅拉低,一下子就貶值1.86%,離岸價更一度失守6.4,收報6.384。
當然,此舉是否等於反枱,仍要看事態發展,匯豐報告更指此舉是要讓人民幣過渡至自由浮動的安排。但以昨日市場的反應,中國並無預先知會其他國家,印度財長更即時指摘會打擊該國出口,突如其來的貶值,明顯令中國失去別國信任和支持。
人行在開市時為中間價大跌作了一大堆理由,收市後馬駿又進一步解讀試圖令市場冷靜,但到最後,每天人民幣中間價其實還是人行說了算。若今後真的以參考此前的收市價為主,哪又何來僅一次性貶值?實際上仍是有機制卻不會嚴格執行,焦點還是放在其動機和今後走勢。
若說由財政政策到貨幣政策皆已盡了全力,現在輪到靠匯價貶值,但首先年初至今甚至近年出口表現也不見得很好,看不到當前非出手不可的原因,而就算着眼點在經濟,但假如像馬駿所指只是一次性貶值,但以2%、3%的幅度,面對亞洲貨幣動輒貶值了雙位數字,日圓兌美元更貶值了超過50%,倒也看不到有何效用。
貶值為留住資金
因此,貶值並非衝着經濟而來,筆者相信人行是要盡全力留住資金。熱錢流走已成趨勢,爭論的只是金額有多大,若匯價長期在6.2水平橫行,這只是任由熱錢高位離場。現在一次性大幅貶值,只要之後走勢反覆偏強,資金流走時便會有更多的考慮,有助減緩流走的速度。然而管理市場預期難度很高,若其他貿易對手以競爭性貶值來應對,那中國是不是堅持一次性貶值?屆時會否留住了熱錢卻犧牲了經濟?當人行可隨意舞高弄低匯價,會否更堅定國際投資者拋售人民幣資產的決心?
美元利好盡出 商品價格回穩
中港股市昨日皆波動後原地踏步,外債重的如航空、紙業等板塊是明顯的輸家,航空股跌幅介乎12%至18%,出口股則受到追捧,創科(669)、敏華(1999)分別升6%及9%。略令人意外的是商品價格走勢,或許全球皆預計人民幣貶值,憧憬成真反令美元利好盡出,有助商品價格回穩,金價表現尤其突出,低見1093美元後便反彈,歐洲早市曾高見1119.5美元,故油股和金礦股表現皆遠勝大市。筆者覺得這是超賣反彈,基本因素並未有何改變。
大市方面,恒指自7月27日大跌過後至今,其間即市波幅頗為劇烈,但以收市價計,還是離不開24300點至24600點,反映市場對噪音反應很敏感,但對於後市走勢仍未有明確方向。當前市况頗亂,究竟應順勢而為追漲殺跌,還是當炒波幅低吸高沽,筆者亦搞不清,只能建議多看少動。
[江宗仁 還看今朝]
中國面對的窘局其實人盡皆知,經濟本就不行,加槓桿也拉不動,還要自制股市泡沫又親手刺破,平白無端花費數以萬億來救市。這種基本面,怎麼可能跟美元平起平坐?當加入SDR被延遲9個月,市場很自然猜想以美國為首的IMF「明玩」中國。既然如此,中國也就不再死撐,把中間價大幅拉低,一下子就貶值1.86%,離岸價更一度失守6.4,收報6.384。
當然,此舉是否等於反枱,仍要看事態發展,匯豐報告更指此舉是要讓人民幣過渡至自由浮動的安排。但以昨日市場的反應,中國並無預先知會其他國家,印度財長更即時指摘會打擊該國出口,突如其來的貶值,明顯令中國失去別國信任和支持。
人行在開市時為中間價大跌作了一大堆理由,收市後馬駿又進一步解讀試圖令市場冷靜,但到最後,每天人民幣中間價其實還是人行說了算。若今後真的以參考此前的收市價為主,哪又何來僅一次性貶值?實際上仍是有機制卻不會嚴格執行,焦點還是放在其動機和今後走勢。
若說由財政政策到貨幣政策皆已盡了全力,現在輪到靠匯價貶值,但首先年初至今甚至近年出口表現也不見得很好,看不到當前非出手不可的原因,而就算着眼點在經濟,但假如像馬駿所指只是一次性貶值,但以2%、3%的幅度,面對亞洲貨幣動輒貶值了雙位數字,日圓兌美元更貶值了超過50%,倒也看不到有何效用。
貶值為留住資金
因此,貶值並非衝着經濟而來,筆者相信人行是要盡全力留住資金。熱錢流走已成趨勢,爭論的只是金額有多大,若匯價長期在6.2水平橫行,這只是任由熱錢高位離場。現在一次性大幅貶值,只要之後走勢反覆偏強,資金流走時便會有更多的考慮,有助減緩流走的速度。然而管理市場預期難度很高,若其他貿易對手以競爭性貶值來應對,那中國是不是堅持一次性貶值?屆時會否留住了熱錢卻犧牲了經濟?當人行可隨意舞高弄低匯價,會否更堅定國際投資者拋售人民幣資產的決心?
美元利好盡出 商品價格回穩
中港股市昨日皆波動後原地踏步,外債重的如航空、紙業等板塊是明顯的輸家,航空股跌幅介乎12%至18%,出口股則受到追捧,創科(669)、敏華(1999)分別升6%及9%。略令人意外的是商品價格走勢,或許全球皆預計人民幣貶值,憧憬成真反令美元利好盡出,有助商品價格回穩,金價表現尤其突出,低見1093美元後便反彈,歐洲早市曾高見1119.5美元,故油股和金礦股表現皆遠勝大市。筆者覺得這是超賣反彈,基本因素並未有何改變。
大市方面,恒指自7月27日大跌過後至今,其間即市波幅頗為劇烈,但以收市價計,還是離不開24300點至24600點,反映市場對噪音反應很敏感,但對於後市走勢仍未有明確方向。當前市况頗亂,究竟應順勢而為追漲殺跌,還是當炒波幅低吸高沽,筆者亦搞不清,只能建議多看少動。
[江宗仁 還看今朝]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