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14近郊地段受破壞長青網文章

2010年09月2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09月22日 21:33
2010年09月22日 21:33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大浪西灣和海下灣相繼被揭發遭發展商收購欲建豪宅,令人擔心毗鄰郊野公園而未受規劃圖則監管的地段(下稱「未規劃土地」),遭破壞的情况日益嚴重。 公民黨過去一個月就政府公布的53幅「未規劃土地」展開調查,發現有14幅已遭不同程度的破壞。

倡頒發「發展審批地區圖」

公民黨調查指出,14幅「未規劃土地」如茅坪、梅子林等已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威脅和生態破壞,當中鹿湖、水茫田等地更有違規興建的骨灰龕場(見表)。該黨建議政府在3個月內為所有「未規劃土地」頒發「發展審批地區圖」以制止大財團和發展商入侵鄉郊,若政府未能在短期內完成個別地段的規劃研究,可參考大浪西灣的先例,先凍結地段發展3年,其間制訂「分區規劃大綱圖」,防止近郊環境進一步受破壞。

另外,該黨副主席黎廣德指出,漁護署明文規定, 海下灣海岸公園的陸上界線應隨岸邊的「高潮線」劃分,即該地段在潮漲時會被海水淹沒的地方,但現行的劃界卻與現况不符,當中有5000至7000平分米的土地是在「高潮線」內。

建議海水浸淹地段列「公地」

他續說,政府在發展沙田時曾在海下灣挖沙填海,令地貌變更,他估計漁護署或錯用了舊圖則劃界,造成是次失誤,結果日本財團在海下收購作興建50幢豪宅的地段中,其實有8幢是在海牀之上,若要發展就必須填海,屆時海岸公園的生態環境會受嚴重威脅。該黨已去信漁護署要求釐清海岸公園的範圍,並建議政府參考英國法例,把所有被海水浸淹的地段列為「公地」,以保護海洋生態。

另一導致「未規劃土地」淪為地產項目的原因,是有原居民非法出售丁權圖利。現行法例容許新界原居民申請建丁屋,不過近年有人走「法律罅」,向發展商轉售丁權作大規模發展,如土瓜坪最近就批出16間丁屋,據悉尚有80間申請待批,令人質疑背後動機,公民黨促政府嚴查違規轉售丁權情况,並全面檢討丁屋政策。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