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面對低息環境,資金缺乏出路下,近期多家發展商趁機出售車位,並以租金回報率高作招徠,以便吸引投資者入市。不過,個別實力不足的炒家,持貨不足1個月的「摩貨」(成交前已轉讓)已告蝕讓離場。上月吸引大批本地及內地投資者,大手掃入會德豐地產(0049)九龍塘又一居車位,有炒家將上月以每個35萬元買入的2個車位,以每個車位32.9萬元「摩」出,不足1個月跌幅約6%,每個車位帳面蝕約2.1萬元,連同炒賣成本等,更蝕達3萬多元。
上月推150車位 數日內售罄
會地上月推出又一居約150個車位,短短數日內售罄,其中更有投資客狂掃約50個車位。以車位平均每個約30多萬元,月租約1800元計算,扣除投資成本,淨租金回報約5厘半。不過,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由黎姓的本地投資者及有關人士,於上月買入的2個又一居車位,每個車位買入價為35萬元,但旋即於本月以32.9萬元「摩貨」,蝕讓予一間名為首都國際有限公司,董事為龍詠詩及高忻廉等,料為本地投資者。
黃埔花園車位 157.8萬成交
另一方面,傳統大型二手屋苑的車位卻連環創出新高,車位價值與新界細價樓相若。美聯高級營業經理曾偉堯表示,紅磡黃埔花園一車位剛以157.8萬元售出,創97年後屋苑車位成交金額新高。該車位位於7期紅綿苑內,原業主於1996年以73.8萬元買入,經是次轉讓帳面獲利84萬元,持貨14年升值約1.1倍。他又指出,該類屬單邊車位,較為優質,故車位成交價較高;新買家買入車位後作自用。
此外,土地註冊處資料亦顯示,今年7月位於黃埔花園9期百合苑內一個車位,亦以155萬元售出,原業主於去年3月以119萬元買入,轉讓帳面獲利約36萬元,持貨約1年半物業升值約三成。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