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適度有為」亂章法 可賠上香港長青網文章

2015年08月1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8月13日 06:35
2015年08月13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新華社訪問完鬍鬚曾,又去訪問梁特,本來政客噴口水擦吓阿爺鞋無乜大不了,怎知梁營陣地「港人講地」第一時間大肆宣傳,說什麼訪問「全長3600多字,據悉是新華社歷來最長的香港政治人物專訪」,「小學雞」表現確實令筆者咋舌。堂堂一市之首竟以一篇官媒訪問長度而沾沾自喜,除了「丟架」,我實在找不到第二個詞語形容。


既然「港人講地」要比訪問長度,自然亦刺激記者朋友拿兩篇訪問來比較,問到底這篇訪問稿到底是新華社主動邀約,還是梁特一手安排。據報道,梁特發言人(不知是不是「豬隊友」)說是新華社主動邀約,但在當下的香港,政府特別是梁特本人的說話,又能得幾人相信?


筆者不知內情,但單從常識判斷,即使如梁特辦所言,訪問是新華社邀約,梁特做這個訪問,無論如何都會被視為「補飛」、「執人口水尾」又或是「人有我有」之舉,完全曝露梁當下追求連任的欲望與恐懼,不可能收到任何正面效果,但如今梁營還要表現出「執到寶」的蠢態,水準之低落實在令人感到意外。


梁特受訪 曝露連任欲望與恐懼

訪問另一個重點,是梁特再一次公開表示香港過去信奉的「積極不干預」已經過時,面對國際激烈競爭,港府要如他競選時所述,要「適度有為」云云。


當日競選時,梁特打出「適度有為」的旗幟,意圖與上屆政府有所對比,迎合社會大眾求變的願望,不失為合理策略。但如今三年已過,梁在爭取連任的關口之前,再跟香港人講「適度有為」就確實叫人感冒,難怪翌日不少報章評論對梁的言論都表達不以為然,指出他是重彈老調。


老實一句,梁特今天再提「積極不干預」過時,香港人聽在耳中,應該都別有感受。新一屆政府執政以降,政府各式的干預幾乎可說是無日無之,除了是針對樓市的辣招,還有電視發牌、傳媒廣告收入、大學委任副校長和頒發榮譽學位等等,過去3年香港人都一同經歷,早知道「不干預」很久以前已跟香港訣別。


重提「適度有為」 自曝其短

梁特今天再說「適度有為」,說實在其實是自曝其短。回顧過去三年,梁政府除了增加基層福利,成立幾個委員會再度幾句口號,要數政府在哪些方面「有為」的確不容易。梁特習慣將責任推給反對派在議會拉布阻礙施政,但試問政府在議會以外是否就不能有任何作為?除了一個創新科技局遲遲未能上馬,實在看不見議會與梁特提出的重要政策作梗。梁特上任後高調成立的經濟發展委員會和金融發展局,至今未見有何大作為,以它們的吹水性質,在本屆餘下任期亦難抱厚望。難道找一大班人搞幾個委員會吹吹水,就是他口中所謂的「適度有為」?


《亞洲華爾街日報》昨日以「Bad Hong Kong Economics」為題,批評梁特的「適度有為」思路,《華日》踩香港當然是指定動作,但當中有一兩點觀察還是值得深思。


傷了法治底子 代價深遠

文章說,梁特政府的政治干預,難免會衝擊香港的法治基礎、合約精神,以至投資者對香港作為經濟中心的信心。「梁特越讓政府干預經濟,共產黨對市場的影響就愈大,投資者要小心。」梁特的所謂「適度有為」,一旦傷了香港的法治底子,成事不足之餘,香港人隨時要賠上更深遠代價。


[應正亮 廿四味]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