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香港互動市務商會會長方保僑:傳統媒體未明如何改變長青網文章

2015年08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8月14日 06:35
2015年08月14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社會普遍覺得網媒威脅紙媒,但當紙媒被指沒落之際,未來部分新加入的媒體,卻希望同時兼營網媒及紙媒。香港互動市務商會會長方保僑(圖)表示,既然有人進入紙媒市場,便證明仍然有人覺得尚有生存空間。他又認為紙媒涉足網上是正確方向,預料紙媒在未來8至10年仍可生存,但目前很多傳統媒體仍未想好如何轉變,「你數一下有多少傳統媒體老闆有facebook就知道了」。


料紙媒未來10年仍可生存

方保僑認為,網媒與紙媒各有生存價值,網媒勝在速度快,但有一部分報道仍要跟隨紙媒去做,而報紙的優勢則是公信力、文章質素及深入調查。他引般咸道斬樹一事為例,從報紙上可以知悉整件事的來龍去脈,反之網上即時新聞卻只能提供零碎片段,可見整個完整的故事便是新聞的最大價值。


現時很多報紙都加快推動網上新聞,方保僑認為是正確方向,但要考慮如何取得平衡。「是否可推高廣告收入、吸納更多生意、精簡人手,或者分配部分人手做網媒?這方面他們要思考。這個說來容易,但很多傳統媒體未必有心理準備及明白如何改變,除非管理層放開手讓下屬做,否則單靠自己去做則很困難。」


他特別指出,很多傳統媒體老闆尚未捉到用神。「如果他們都不明白互動世界是怎樣做,你叫他去做,他又不明白,除非他完全不管,否則就成為死結。我看到很多雜誌想改,但又改不到,卡在死結上,要老闆明白為何世界會轉向到某個方向去。」


香港狹小 網媒發展慢

目前網媒真的做得深入民心者不多,「《主場新聞》起步得快,主因是其報道、文章、角度有質素,加上當時另有政治因素,令它興起急速。」方保僑建議網媒要靠做好報道,「文章如藝術品,如果做得好,是有麝自然香,很快就可建立身分。」他指出,由於香港太容易獲取事物,外國好多網媒已經成形,但網媒就如電子商貿,由於香港地理狹小,令整體發展亦較慢。「現時只有最初一、兩個網媒接近收支平衡,其他仍未可以,是否需要一窩蜂去做(網媒)呢?我不是要潑冷水,但事實如此。」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