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報業公會主席甘煥騰:紙媒最大難題為競爭過多長青網文章

2015年08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8月14日 21:35
2015年08月14日 21: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自從互聯網興起後,紙媒常常被指為夕陽行業,但香港現存仍多達15份中文報紙。報業公會主席甘煥騰表示,香港紙媒所面臨的最大難題是行內競爭過多,互聯網只是次要因素,但報紙經歷過收音機、電視興起仍屹立不倒,若缺乏前景,「為何李澤楷投資《信報》,日經也斥資逾100億元收購《金融時報》?」


18份報紙瓜分廣告費

他對整個報業仍信心滿滿,「免費報出現前,中英文報紙銷量合共不超過150萬份,現時則升至240萬份,香港這麼小的地方,卻有15份中文報紙競爭……香港約三成廣告是投放在報紙,卻由15份中文報紙及3份英文報紙瓜分,競爭非常大。」甘煥騰認為,即使新聞界有新對手加入,報紙銷量一直節節上升,只是廣告商有太多選擇,令報紙無法有合理的廣告價,至少不敢加價。


不過,網絡始終是一個勁敵,試問現在多少青年還會手持一份報紙?「下一代看不看報紙,我很難答你,但報紙是經得起考驗,因為報紙有立場,如果遵守新聞操守,就有權威,這是報紙的特性。」他認為好報紙的定義是有公信力。「大是大非年代,特別是選舉年,大家是要引用報紙報道及分析,並非互聯網寫的東西。」甘煥騰攤開雙手說:「當再無報紙的時候,那誰是專家?」


完全轉做網媒 失優勢

在甘煥騰眼中,收費報地位更是格外堅固:「外界很少引用免費報,反而電視上卻經常引用《新報》、《成報》社評,這是人們對於收費報章根深柢固的看法。」


然而,始終報紙不敵潮流,大部分都已拓展網上業務。甘煥騰稱,為了業務未來或出於「人有我有」,傳統報紙兼營網上業務是趨勢,亦是目前最平衡及合理的經營手法,但他提醒,若突然整份報紙轉為網上媒體,則容易失去優勢。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