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金融海嘯後需要華府公帑打救、儼然變成「國有企業」的通用汽車(GM),經年多重組後,將於今秋公開招股。《華爾街日報》昨報道,作為中國最大汽車生產商的上海汽車集團,有意藉此良機入股GM,然而卻令奧巴馬政府陷入兩難——白宮雖希望盡快卸去GM這包袱,但在中期選舉來臨之際,讓中資入股GM這個美國企業象徵,勢惹政治反彈。
美急於出售手上61%股權
《華爾街日報》昨引述知情人士說,上汽(SAIC Motor)雖然尚未正式決定是否參與GM首次公開招股(IPO),但已表達了參與的興趣。上汽從1990年代以來,就與GM在中國共同生產汽車。GM拒絕就上汽入股置評,上汽只對外表示,正密切關注GM的IPO。
報道指出,外資在通用汽車IPO中購買其股份一事,對華府來說是個棘手的敏感政治問題。自從2008年底決定以巨額公帑拯救美國兩大車廠,即GM和佳士拿後,華府實際已變成GM的大股東。隨着經濟危機紓緩,白宮正急於甩走手頭持有的61%GM股權。專家相信,美國財政部會設法找大型機構投資者,以固定價格購買GM的大量股票。這類大戶投資者通常會承諾在一段相對長的時間內「揸貨」,以示對入股企業的信心,對華府來說,這將有助於吸引其他投資者認購。當然,作為交換條件,大戶投資者在入股上很有可能獲得優惠條件。
據一名知情者說,一些美國大戶投資者已表達了認購GM部分股權的興趣。愈多大戶投資者參與,對財政部來說,就愈容易在IPO中出售其所持的大部分GM股權。不過財政部擔心,在美國納稅人花了500億美元(約3900億港元)幫GM進行破產重組後,如果允許外國投資者,例如是外國主權基金或是一間中國企業在GM持有相當比例的股權,這可能激起政治反彈。
中資入股美企象徵 恐惹政治反彈
分析師威斯頓(David Whiston)說,批評者必將公開嚴厲指摘奧巴馬政府變相是以納稅人的錢,幫外國投資者入股一家象徵意義極大的美國企業,惟限制外資在IPO中購買股票又是不切實際的,因為股票屬公開發售。
GM計劃在11月2日中期選舉後立刻為IPO定價,希望招股計劃不受大選政治干擾,目標是在11月底前進行發售。GM高層阿克森(Dan Akerson)說,華府可能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卸掉在該公司的全部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