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內地公布7月外匯佔款減少3080億元(人民幣.下同),是歷來最大跌幅,顯示大量熱錢流走。人民幣中間價連跌兩日後昨日輕微上升,在岸價收市亦上升。分析指,8月外匯佔款將繼續減少,但內地股市企穩之後,減幅將大為收窄。本港財經與庫務局長陳家強相信人民幣跌幅有限,市場已接受人幣不再單邊上升的現狀。
人行公布,7月底央行口徑外匯佔款下降3080億元,至26.4萬億元人民幣,6月則減少172.51億元;同期金融機構口徑外匯佔款下降2491億元,至28.9萬億元人民幣,6月減少937億元。兩者降幅均創歷史最大單月紀錄。 由於7月貿易順差有430億美元(2752億元),但外匯佔款減幅卻達3080億元,顯示7月走資隨時超過5000億元。
人幣中間價現貨價止跌微升
昨日人民幣中間價回穩,報6.3975兌1美元,較前一日上升35點子(1元等於10,000點子),結束三連跌。 中間價走高,帶動人民幣兌美元昨日收市亦上揚。在諮詢交易市場,人民幣收報6.3918元,較昨日回升0.1%。而人民幣兌美元本周累積貶值2.9%。
陳家強指出,人民幣貶值是配合改善中間價釐定的市場機制,跌幅有限,市場已趨穩定。他認為,人行的聲明已給予市場良好信息,市場不再預期人民幣在短時間內會大幅貶值。陳家強又說,在美國確實加息時,不排除有資金會離開新興市場,也不排除香港屆時會有資金流動,但目前尚未看到。
彭博經濟學家陳世淵認為,外匯佔款在7月大幅減少與內地7月股災息息相關,8月人民幣貶值將繼續造成外匯佔款減少,不過由於內地股市趨向穩定,減少幅度將遠遠不如7月。他指出若以按年比較的數值來看,7月內地多個經濟數據出現逆轉,比如工業生產總值和PMI指數,均打破了原先的復蘇趨勢,他相信直接原因是內地股災。「7月貨幣供應量增加了1萬多億,說明央行在印錢。人民幣貶值也是央行印錢救股災的聯動結果之一。」
人行公布,7月底央行口徑外匯佔款下降3080億元,至26.4萬億元人民幣,6月則減少172.51億元;同期金融機構口徑外匯佔款下降2491億元,至28.9萬億元人民幣,6月減少937億元。兩者降幅均創歷史最大單月紀錄。 由於7月貿易順差有430億美元(2752億元),但外匯佔款減幅卻達3080億元,顯示7月走資隨時超過5000億元。
人幣中間價現貨價止跌微升
昨日人民幣中間價回穩,報6.3975兌1美元,較前一日上升35點子(1元等於10,000點子),結束三連跌。 中間價走高,帶動人民幣兌美元昨日收市亦上揚。在諮詢交易市場,人民幣收報6.3918元,較昨日回升0.1%。而人民幣兌美元本周累積貶值2.9%。
陳家強指出,人民幣貶值是配合改善中間價釐定的市場機制,跌幅有限,市場已趨穩定。他認為,人行的聲明已給予市場良好信息,市場不再預期人民幣在短時間內會大幅貶值。陳家強又說,在美國確實加息時,不排除有資金會離開新興市場,也不排除香港屆時會有資金流動,但目前尚未看到。
彭博經濟學家陳世淵認為,外匯佔款在7月大幅減少與內地7月股災息息相關,8月人民幣貶值將繼續造成外匯佔款減少,不過由於內地股市趨向穩定,減少幅度將遠遠不如7月。他指出若以按年比較的數值來看,7月內地多個經濟數據出現逆轉,比如工業生產總值和PMI指數,均打破了原先的復蘇趨勢,他相信直接原因是內地股災。「7月貨幣供應量增加了1萬多億,說明央行在印錢。人民幣貶值也是央行印錢救股災的聯動結果之一。」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