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用期指編製的指數有何用?長青網文章

2015年08月1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8月17日 06:35
2015年08月17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交易所買賣基金(即ETF)或指數基金是以緊貼指數表現為目標,而追蹤指數的最有效做法當然是全面複製。以恒生指數為例,當50隻成分股出現變化或權重改變時,採取全面複製策略的基金經理便須相應調整每隻成分股的持有比重。


不過全面複製的策略涉及較高的交易成本,所以近年市場上出現利用指數期貨來追蹤指數的基金,主要是由於期貨的變動大體上與指數相同,而且交易成本較低。有見及此,恒指公司亦已推出恒生期貨指數系列,包括恒生期貨指數、恒生期貨人民幣外匯指數、恒生中國企業期貨指數及恒生中國企業期貨人民幣外匯指數,以便市場能發展以指數期貨為基礎的ETF。


以恒生期貨指數為例,指數反映即月恒生指數期貨合約的價格變動,並包括每月由即月期貨轉至下月期貨所產生的收益或虧損。而恒生期貨人民幣外匯指數更反映了將全部投資額轉為持有離岸人民幣,並將人民幣離岸價兌港元的匯兌變動計算在內。


由於成分股除息會令恒生指數下跌,所以下月期指通常會較即月期指低,以反映將在下月除息而引起的下跌。


因此,在期指轉倉(沽出較高的即月期指及買進較低的下月期指)時通常會產生正回報以反映預計的股息。所以期貨指數的表現會較接近包括股息的股息累計指數。以2014年全年為例,恒生指數及其股息累計指數分別上升了1.3%及5.5%,而恒生期貨指數及恒生期貨人民幣外匯指數則分別上升了4.1%及1.5%,後者回報較低是由於離岸人民幣在期間貶值了約2.6%。


隨着以恒生期貨指數為基礎指數的ETF在港交所上市,投資者在選擇港股ETF時亦多一個選擇。有關指數系列詳情,請瀏覽www.hsi.com.hk/hsfis/tchi


黃偉雄

恒生指數有限公司董事兼研究及發展主管

■投資錦囊

指數期貨合約 具槓桿效應

Q﹕指數期貨是什麼?

A﹕指數期貨是期貨合約的一種,涉及之投資項目為市場指數。期貨合約可理解為一種具有法律效力的買賣承諾,指數期貨買賣雙方必須在指定的日期,按指定的價格買入及沽出有關之市場指數。投資期貨的吸引之處在於提供槓桿作用,投資者只需付出合約總值的一小部分作為按金,便可透過買升或買跌,參與整個合約的價格變動。投資者需因應個人的投資需要及風險承受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


投資涉及風險。所有於此文件所載之資料僅供參考之用,有關資料或內容均不代表恒生指數公司對任何投資作出明示或暗示的建議或推介。


[黃偉雄 指數縱橫]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