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天津濱海新區特大爆炸事故,在北京中央強力介入之下,亂象得到梳理,相信災害範圍會受到控制。不過,事故暴露天津在城市規劃與應對災害、危機處理等要求,與現代社會相去甚遠。內地不少城市,近年建設突飛猛進,外觀富麗堂皇,但是被認為城市管理需要的軟件卻嚴重滯後,這在今次爆炸再一次顯現出來。城市缺乏現代社會規劃和管理要求,若結合貪污腐敗等人為因素,則民衆完全有可能陷身各種各樣的風險之中,性命財產安全難以得到合理和足夠保障。
危險倉毗鄰民居
安全管理不到位
濱海新區爆炸最使人不解之處,是偌大一個危險品倉庫在儲存和處理大量危險品,可是其周遭卻有多個居民小區,居住約5600戶居民。任何城市佈局都會把危險品遠離民居,此乃規劃的基本要求。事實上,內地也有規定危險品設施需距離民居最少1000米,但是今次爆炸顯示倉庫與民居的距離並不符合規定。究竟是小區先興建,抑或倉庫先坐落,連日來出現不同說法,而且都有根有據;可是距離不足,無論哪個先哪個後,都避免不了規劃錯誤的事實。
現代城市人口密集,土地資源珍貴,經常因為條件所限,危險品未能遠離民居。在現代社會,危險品的生產和使用又與經濟活動息息相關,所以在維持足夠距離的情况下,危險品與民居共存,被認為是可接受的安排。即使如此,危險品儲存多少,須有明確規限,確保一旦發生意外,對周遭居民不致構成致命影響。今次爆炸威力猛烈程度,說明涉及危險品數量極其龐大,涉事公司竟然獲批准在那裏處理危險品,若非在數量上違規,就是當局疏忽,未顧及一旦有事對附近居民的影響。
涉事危險倉究竟儲存了哪些化學品?數量多少?大爆炸第六天,當局仍然未能交代。前日總理李克強親自到災場,指示不應隱瞞、須如實交代之後,官方才披露和確認有700多噸劇毒氰化鈉(山埃)。由此反映涉及爆炸的危險品種類和數量,是當局沒掌握抑或有隱瞞,尚待釐清。
按目前已知資料,就危險倉選址規劃與儲存量規定或監管,肯定出了問題。這類危險倉理應有一套詳細應急方案,發生某一類事故就啟動哪一個應變步驟;為了應付萬一,倉庫要定期演練,與消防當局保持緊密聯繫,甚至舉行聯合演練,提高應對事故的協作能力。現在,涉事危險倉是否有緊急預案和演練卻無從知曉,當地消防單位對這個倉庫似乎也認識不深、了解不多。
今次爆炸肇因,當局仍未有公布。據爆炸之後流傳的信息提及,懷疑消防員用了錯誤方法撲救,因為有些化學品着火了須用泥沙掩埋或化學泡沫噴射,不能噴水撲救;若倉庫與消防當局緊密聯繫,知道儲存了什麼危險品,而且有定期聯合演練,則消防員自然會用正確方法處理。從大批消防員先後馳抵現場,在爆炸中釀成重大傷亡,消防當局對涉事倉庫所知不多,以至未能正確處理的可能性較高。可以說,倉庫整體安全設計與管理,未符合科學和管理要求。
至於天津當局應對事故的危機管理,與管理大城市應有的水平存在落差。首先,分管安全事務的副市長在爆炸第六日才公開露臉,在記者會上講述過去數日自己與各方制訂方案應對危機;此一說法,由於並無佐證,只能姑妄言之,姑妄聽之。其次,過去數日,出席記者會的官員在回答提問時經常顧左右而言他,有時候甚至乾脆說「不了解、不知道」。大爆炸之後空氣刺鼻,是否化學品燃燒後釋出毒氣,需要官方權威說法並帶領民衆認識和應對,但是天津官員自我隱藏以至在狀况外,民衆怎樣研判自身安危?這樣的環境,是坊間小道消息傳播和謠言的溫牀。
災難資訊不透明
謠言四起惹恐慌
大災難影響民衆性命財產安全,此際官方信息發布十分重要,讓民衆知所因應,不致恐慌。2008年汶川大地震,當時官方容許傳媒較自由採訪報道,地震的破壞和災民狀况得以如實呈現出來,透過傳媒使國人有共同認知,凝聚成一股向心力,在人民群衆之間的心理和行動上都起到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效果。今次天津大爆炸,官民隔閡,民衆對自身處境無從判斷,以致一定程度出現恐慌狀况,直到李克強指示須公開透明、權威充分地發布相關信息,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天津當局才改變做法。事實上,資訊稍為透明之後,民衆對空氣質素較踏實,恐慌也會一掃而空。事態說明在危機之中,信息公開透明只有正面積極作用,並無負面消極影響。
今次天津濱海區危險品倉庫大爆炸,從已知資料,反映規劃、安全管理與危機管理都有問題,或未到位。這說明濱海區在硬件建設成績亮麗,但是軟件配套嚴重滯後,而按中國國情,軟件短板經常與貪污腐敗有關。涉事倉庫有消息說與天津個別高官家人扯上關係,且看事態發展;李克強已經表明事故涉及的失職瀆職和違法違規行為,一定徹查究責,最高人民檢察院介入調查,此事牽出怎樣的天津官場景象,民衆拭目以待。天津這類軟件短板而釀成的大災難,在全國各處城市還隱藏着多少類似危機,同樣是使人忐忑不安的憂慮。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