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恒指昨日跌339點,收報23474點,成交金額808億元。A股屢試4000點均遇上重大阻力,由3600點起的炒作主題「國企改革」,市場又擔心一旦頂層設計一出台便玩完,拉動大市向上的板塊頓時變成向下的動力;適逢本周五A股期指結算,亦增添了市場波動,但淡友會否再被冠以惡意沽空?港股初段顯著反彈,筆者也找不到確切原因,或許是超賣反彈,亦說不定黑天鵝事件頻發,兩天內巴西爆發全國大規模示威、曼谷爆炸兼土耳其實施宵禁,憧憬新興市場會否極泰來。跌得多便會彈在任何時候皆適用,然而彈後的去向,在牛市和熊市有明顯分別。
恒指昨日高開142點,之後最多升210點,一度重上24000點之上;但此關口似乎已由支持變成阻力,很快便見沽壓湧現,中午已倒跌收市。A股方面,近日在國企改革概念股帶動下反覆上升,但到達4000點卻又久攻不下;市場盛傳頂層設計方案快將出台,按習李的改革邏輯以及中國中車(1766)變靈車的經驗,誰也不會憧憬有驚喜,反而擔心所謂的改革兌現後爭相出貨。又或者,A股股民大家都無信心,入市皆相當審慎,而一見勢色不對便爭相沽貨,心理上已是熊市,就只等會否一浪低於一浪來確認。
A股暴瀉再現千股跌停當然令人不安,但筆者覺得人行逆回購1200億元,創18個月以來最大規模的消息更值得關注。由6月中起,7天回購利率一直在1.8厘至2.8厘浮動,近日則持續貼近區間上限,昨日處於2.5厘。在外匯管制下,人民幣貶值後熱錢亦不可能即時撤離,但穩步流走卻是大概率的事,而人行突然瘋狂逆回購,似乎預示貶值後走資引發的衝擊開始出現。理論上,天量逆回購若壓不低利率,屆時便要降準。理論上只是對冲,但名義上的寬鬆加碼還是會打壓匯率,貶值後真正的考驗現在才開始。
港股跟A股跌不跟升
因此,人民幣匯價在疑似人行干預後穩定下來,各大行可不會就此便看好,全都預料會逐步貶值。當然,這還得看美元走勢,若像近期般牛皮,無論歐元兌美元還是美元兌日圓皆動彈不得,人民幣也跌不了多少,故筆者也不敢說大行正確。但要留意的是,近日A股回升,相關ETF已跟不上,昨日收市價更僅高於7月8日股災時水平。A股升又被匯價拖累,A股跌就更是雙殺,短期並不是好的投資或投機對象。
港股其實也差不多,跟A股跌卻不跟升,幾周下來,國指既攻破即市低位,以收市價計向下突破,恒指亦創出今年最低收市水平。或許這是跌市看淡的說法,但近周甚至近月,在港股賺錢的方法是逢高造淡還是趁低吸納?答案很明顯。就算大家拒絕相信已進入熊市,但亦不得不承認短期市况顯然為熊市設局。
另一要小心的是,本地地產股龍頭新地(0016)較國指更弱,已連續3天收市價低於7月8日股災當日的即市低位。
對外資來說,香港的資產價格相對全球而言均高得離譜,但經濟基本面卻與中國掛鈎,由轉口、進出口貿易、金融、零售及旅遊均在惡化,因此是很理想的造淡選擇。
倘中央不干預 A股料破底
內地虛幻的股市不行,實體經濟亦依舊無起色。發改委公布,7月全國鐵路完成貨運量同比下降10.9%,1至7月則下降10.2%,意味7月情况較上半年明顯惡化,固投乏力。
消費方面,瑞銀指按8月份澳門日均博彩收入表現比上兩個月差,而以往一般較7月份高出4%至5%,可見放寬入境及吸煙限制均無大效用,推斷全月賭收介乎175億至184億元,按年跌36%至39%,跌幅較7月份的35%大。
筆者覺得中央對經濟已有點愛莫能助,對股市也幫不了多少,現在就只能守,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這條底線,爭取時間讓新增長逐點成長,而前提是不能有消費層面的通縮、人民幣不能貶值太多。若中央說到做到,盡可能不再干預股市匯市,單憑A股的自身條件,筆者相信破底的機會相當大。
[江宗仁 還看今朝]
恒指昨日高開142點,之後最多升210點,一度重上24000點之上;但此關口似乎已由支持變成阻力,很快便見沽壓湧現,中午已倒跌收市。A股方面,近日在國企改革概念股帶動下反覆上升,但到達4000點卻又久攻不下;市場盛傳頂層設計方案快將出台,按習李的改革邏輯以及中國中車(1766)變靈車的經驗,誰也不會憧憬有驚喜,反而擔心所謂的改革兌現後爭相出貨。又或者,A股股民大家都無信心,入市皆相當審慎,而一見勢色不對便爭相沽貨,心理上已是熊市,就只等會否一浪低於一浪來確認。
A股暴瀉再現千股跌停當然令人不安,但筆者覺得人行逆回購1200億元,創18個月以來最大規模的消息更值得關注。由6月中起,7天回購利率一直在1.8厘至2.8厘浮動,近日則持續貼近區間上限,昨日處於2.5厘。在外匯管制下,人民幣貶值後熱錢亦不可能即時撤離,但穩步流走卻是大概率的事,而人行突然瘋狂逆回購,似乎預示貶值後走資引發的衝擊開始出現。理論上,天量逆回購若壓不低利率,屆時便要降準。理論上只是對冲,但名義上的寬鬆加碼還是會打壓匯率,貶值後真正的考驗現在才開始。
港股跟A股跌不跟升
因此,人民幣匯價在疑似人行干預後穩定下來,各大行可不會就此便看好,全都預料會逐步貶值。當然,這還得看美元走勢,若像近期般牛皮,無論歐元兌美元還是美元兌日圓皆動彈不得,人民幣也跌不了多少,故筆者也不敢說大行正確。但要留意的是,近日A股回升,相關ETF已跟不上,昨日收市價更僅高於7月8日股災時水平。A股升又被匯價拖累,A股跌就更是雙殺,短期並不是好的投資或投機對象。
港股其實也差不多,跟A股跌卻不跟升,幾周下來,國指既攻破即市低位,以收市價計向下突破,恒指亦創出今年最低收市水平。或許這是跌市看淡的說法,但近周甚至近月,在港股賺錢的方法是逢高造淡還是趁低吸納?答案很明顯。就算大家拒絕相信已進入熊市,但亦不得不承認短期市况顯然為熊市設局。
另一要小心的是,本地地產股龍頭新地(0016)較國指更弱,已連續3天收市價低於7月8日股災當日的即市低位。
對外資來說,香港的資產價格相對全球而言均高得離譜,但經濟基本面卻與中國掛鈎,由轉口、進出口貿易、金融、零售及旅遊均在惡化,因此是很理想的造淡選擇。
倘中央不干預 A股料破底
內地虛幻的股市不行,實體經濟亦依舊無起色。發改委公布,7月全國鐵路完成貨運量同比下降10.9%,1至7月則下降10.2%,意味7月情况較上半年明顯惡化,固投乏力。
消費方面,瑞銀指按8月份澳門日均博彩收入表現比上兩個月差,而以往一般較7月份高出4%至5%,可見放寬入境及吸煙限制均無大效用,推斷全月賭收介乎175億至184億元,按年跌36%至39%,跌幅較7月份的35%大。
筆者覺得中央對經濟已有點愛莫能助,對股市也幫不了多少,現在就只能守,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這條底線,爭取時間讓新增長逐點成長,而前提是不能有消費層面的通縮、人民幣不能貶值太多。若中央說到做到,盡可能不再干預股市匯市,單憑A股的自身條件,筆者相信破底的機會相當大。
[江宗仁 還看今朝]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