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原主席黎明楷:上市集資為迎戰內地對手長青網文章

2015年08月2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8月20日 06:35
2015年08月20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中原地產創辦人施永青最近表示,集團擬於一年內上市,集資約25億元,而是次中原上市的原因,是集團內地業務面對競爭對手步步進迫,需要集資應戰。中原集團主席黎明楷早於1994年已協助集團打開內地市場,對有關情况瞭若指掌,他接受《明報》專訪將中原在內地面對的最新競爭形勢娓娓道來。


明報記者 葉創成 攝影 黃志東

黎明楷指出,內地財政部及稅務總局於3月31日起實施「營業稅五改二」新政,此後當地居民購買住宅物業後兩年內轉手始須繳付5%的營業稅,較此前5年內轉售須繳稅放寬,所以一線城市的住宅供需同時釋放,以表現最標青的深圳為例,4月至7月每月二手成交面積按年增長104%至284%(見圖)。


雖然內地二手樓市成交量增長強勁,惟黎明楷透露,正正由於前景秀麗,愈來愈多對手進入行業競爭,而且他們往往靠減佣金及高價撬角,進行成本戰及規模戰,迅速搶奪市場佔有率,令中原地產面對競爭新形勢。


鏈家南下 收購多間地區代理

以獲多間內地創投基金支持的地產代理商「鏈家」為例,其在北京本已擁有近1000間地舖,是中原於當地分店數目約10倍,崛起穩坐北京地產代理市場的「一哥」地位。過去鏈家只屬北京地產代理頭龍,全國規模不及中原,惟該地產代理商近月揮軍南下,分別收購上海德佑、成都伊誠、深圳中聯等多間地區性代理公司,與全國地產代理市場「一哥」的中原正面交鋒。


舉例說,中原在上海分店數目去年底約400間,最近已增至近500間,增長本來已算不俗;惟鏈家於3月收購上海第二大的地產代理德佑,取得德佑在上海100多間分店後再迅速開舖,目前分店數目近900間,已經取代中原在上海地產代理市場「一哥」的地位。


對手增近千分店 失滬一哥地位

黎明楷表示,「競爭對手幾個月內上海分店由100多間增至近900間,目前員工數目較中原多約一倍,故其市場佔有率一定高於中原。我們本來排第一,都變排第二。我不可責怪當地同事,因為以自然增長來說,中原已做得不錯,業績穩定增長,又有盈利。」


「我們估計競爭對手短期很難賺錢,但她在上海市場佔有率已超越我們,並且在其他城市開舖的速度亦較我們快很多。這樣發展下去,它在每個城市都會贏我們。若我們按照它們的速度開舖,恐怕不易賺錢;但如果我們不跟,市場佔有率便會被搶走,當它壟斷市場後,我們便很難反擊。」黎明楷道出中原在內地發展面對的新難題。


世聯借Q房網攻港地產代理市場

尤有甚者,中原在內地的競爭對手不止鏈家,戰場亦由內地蔓延至本港。內地另一具領先地位地產代理世聯,3月以4.2億元人民幣入股「Q房網」15%後,聘請美聯集團(1200)前執行董事陳坤興任Q房網香港行政總裁,計劃動用約6億元進軍本港地產代理市場,目標是兩年內開設200間分店,聘請7000名員工,躋身本港大型代理行列。


世聯是深圳上市公司,以昨日收市價18.58元人民幣計,其市值近270億元人民幣,市盈率達67倍。世聯在A股擁有高估值集資的優勢,隨時可向Q房網注資,而Q房網亦可引入其他投資者,不乏資金來港與中原「拗手瓜」。


集資增競爭力 王文彥暫未有決定

黎明楷分析,Q房網來港時間尚短,暫時難以累積足夠盤源在二手市場與中原競爭。但以世聯入股價計,Q房網估值達28億元人民幣(約34億港元),較中原在本港的老對手美聯更高,而且Q房網銀彈充足,亦是不容忽視的對手。


綜合上述分析,黎明楷形容,中原在內地及本港地產代理市場均面對競爭新形勢,故已向股東申請增資應戰,當中方案包括安排中原上市。中原地產兩名主要大股東包括施永青和王文彥,他們各持45%股權,而中原亞太區總裁黃偉雄則佔10%股權。至於中原中國的股權則由施永青、王文彥各佔48%,而約4%股權則由中原慈善基金持有。施永青及黃偉雄目前均支持中原上市,而王文彥則需要更多時間了解資料,暫時未有決定。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