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天津爆炸核心區水坑氰化物(山埃)持續釋放,環保專家昨在爆炸點檢測到最高超標逾800倍,這些污水處理或需3個月,而國家海洋局亦在天津港海域檢出極微量氰化物,雖然專家稱暫不影響海洋生態,但天津海河對出昨日卻出現大量死魚,未知是否與海水受到污染有關,天津環境監測中心隨後稱水中未驗出氰化物。
明報記者
天津大爆炸進入災後第九天,昨日上午,爆炸核心點及附近貨櫃上最少仍有3處在冒煙。爆炸區西側水溝上已經由天津警備區舟橋85團緊急打通3條通道,多輛挖掘機經通道進入爆炸區清理。
6米深水坑山埃超標800倍
中央電視台報道,現場核心區的炸出一個直徑100米,深約6米的水坑,環保應急工作組的專家昨日對水坑的水質抽樣檢測,發現氰化物最高超標逾800倍。而對這些污水的處理方案包括4個部分,一是用泵提升,二是管道輸送,三是破氰裝置,四是送污水廠處理。預計需要兩到三個月的時間,今明即可開通排水。
國家海洋局通報,天津港港池海域周三檢測出極微量氰化物及揮發酚。中新社引述專家分析稱,暫不會對海洋生態環境產生不利影響。不過昨日在距爆炸中心約6公里外的天津塘沽渤海海河閘岸邊,驚現大量死魚漂浮,據現場專業人員稱,死魚的學名叫刺魚,屬於對環境比較敏感的魚類。據附近多名居民稱,此前該處從未出現過如此大規模的死魚狀况。
天津環境監測中心主任鄧小文對此表示,他透過微博知道相關消息,已派人核查,將檢驗水質和死魚,查出原因,一旦有結果將立即通報。他還說,以往天熱時,天津也會出現死魚,因為地表污染物入水後缺氧,導致魚群死亡,但這次造成的原因還需調查是否與爆炸有關。天津環境監測中心隨後稱經對該河段水質採樣分析,未檢出氰化物。
2011年死魚潮因天熱造成
天津市民高先生對本報表示,往年這個季節天津很少出現大規模死魚,家裏的老人也沒聽說過。他認為就是這次爆炸造成的。至於官方說出現死魚的水域未檢測出氰化物,他很懷疑。根據報道,2011年7月21日,天津塘沽海河大樑子渡口亦曾出現大量死魚,事後塘沽水產局稱,由於天氣熱、雨水多,導致小魚缺氧死亡。另也可能是大量地表污染物跟雨水注入海河,造成魚群死亡。
而在前日,已有天津網民在微博貼出相片,指在距爆炸地點9公里外的中新生態城,有大量的植物疑遭「毒雨」淋過後凋謝。有網民認為植物比人類對空氣、水分更敏感,凋謝就是污染的最佳證明。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回應 (0)